中國消費者報廣州訊(陳曉瑩 記者李青山)11月24日,,廣東省消委會召開“消費者個人信息保護公益訴訟系列案”專題通報會,,通報了廣東省消委會的四宗個人信息保護公益訴訟案件情況,法院全部支持了該會提出刪除所有非法持有的個人信息,、公開道歉,、支付律師費和訴訟費、賠償消費者損失費的訴訟請求。廣東省消委會此舉有效震懾了侵害個人信息權益的不法行為,,開創(chuàng)了消費民事公益訴訟保護個人信息安全的新模式,。
“消費者個人信息保護公益訴訟系列案”專題通報會現(xiàn)場。李青山/攝
記者從通報會上獲悉,,今年3月15日,,廣東省消委會在江門市人民檢察院、江門市蓬江區(qū)檢察院的支持下,,就張某輝等五被告在經(jīng)營活動中違法收集,、買賣消費者個人信息的行為,代表消費者分別提起三宗消費民事公益訴訟,;7月27日,,江門市中級人民法院對三宗案件進行公開宣判,判決相關被告人刪除所有非法持有的個人信息,,公開發(fā)表賠禮道歉聲明,,并支付律師費和訴訟費用,同時判決其中四被告分別賠償消費者損失共計28140元,。
今年5月21日,,在清遠市人民檢察院的支持下,廣東省消委會就賴某華等五被告非法盜用個人信息謀利,、侵犯消費者個人隱私的行為,,再度提起一宗消費民事公益訴訟;10月27日,,清遠市中級人民法院作出判決,,判令五名被告人共同賠償43385元,在省級以上媒體公開賠禮道歉,,并支付案件的訴訟費,、律師費。
通報會上,,廣東省消委會指出,,在該系列公益訴訟案中,法院全部支持了廣東省消委會的訴訟請求,,檢察院均作為支持起訴單位,,廣東省消委會運用公益訴訟手段保護個人信息這一探索得到初步成功。檢察院在支持起訴意見中表示,,相關被告以非法方式出售或購買公民個人信息,,造成了公民個人信息的非法泄露,侵害了眾多不特定公民的個人信息安全,,特支持廣東消委會對此提起公益訴訟,。法院在判決書中明確指出,,各被告收集買賣消費者個人信息的違法侵權行為,不僅侵擾了消費者個人生活的安寧,,而且侵害了消費者的個人信息受保護權,,也為刷單、詐騙等后續(xù)違法犯罪行為的發(fā)生埋下隱患,。
廣東省消委會表示,,此系列案件的勝訴,有效震懾和遏制不法行為,。長期以來,,個人信息泄露是消費者廣為詬病的消費頑疾。本次訴訟正是希望通過司法審判,,讓違法分子公開對廣大受害者作出賠償和道歉,,公開對違法行為進行懲戒,讓違法當事人真正感到痛和悔,。運用公益訴訟手段,,可以彌補個體在證據(jù)采集上的不足,突破私益訴訟的限制,,從整體上推動解決消費侵權問題,,更有力保護消費者權益,有效推動形成社會共管共治,。通過此次公益訴訟的影響,,推動各有關部門和組織不斷加強對個人信息權益及公共信息安全的重視,增強協(xié)同監(jiān)管和社會共治,。今后應加快大數(shù)據(jù),、區(qū)塊鏈等技術的應用,推進個人信息保護教育常態(tài)化,,為公眾創(chuàng)造更安全放心的信息使用環(huán)境。
據(jù)悉,,今年以來,,在充分發(fā)揮公益訴訟作用的同時,廣東省消委會還通過投訴調解,、消費調查,、宣傳引導、監(jiān)督指導等一系列有效手段和舉措,,持續(xù)強化消費者個人信息保護力度,。今年7-9月期間,該會組織開展了“常見類型App非必要個人信息收集情況調查活動”,,對300款常用APP進行了問卷和體驗式調查,,相關結果發(fā)布后,,在社會引起廣泛關注。今年9-10月期間,,該會重點針對《個人信息保護法》等法律法規(guī),,組織開展了消費維權法律知識網(wǎng)絡競答活動,吸引數(shù)萬網(wǎng)友參與答題,。11月5日,,該會對公益訴訟案件中發(fā)現(xiàn)的侵犯消費者個人隱私的問題,組織約談廣東省內(nèi)三大運營商和相關電信企業(yè),,指導督促行業(yè)企業(yè)提高認識,、強化措施、落實整改,,堅決防范杜絕個人信息泄露,,更好保護消費者個人信息安全。
值得注意的是,,11月1日正式實施的《個人信息保護法》明確規(guī)定,,個人信息處理者侵害眾多個人權益的,檢察院,、法律規(guī)定的消費者組織和由國家網(wǎng)信部門確定的組織可以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為個人信息保護提供更為有力的保障。廣東消委會上述4起的公益訴訟,,可以說是先行先試了個人信息保護的公益訴訟,。廣東省消委會表示,將持續(xù)關注消費者個人信息保護問題,,加大案件篩選力度,,適時提起新的訴訟,切實推動解決個人信息侵權問題,。
中國消費者協(xié)會發(fā)來的賀信,,充分肯定了廣東消委會的做法。中國消費者協(xié)會表示,,隨著11月1日《個人信息保護法》頒布并實施,,社會各界對個人信息保護有了更高的期待,廣東省消委會系列案的勝訴,,不僅有助于形成對不法經(jīng)營行為的懲戒和震懾,,而且也有利于增強各方推進法律實施和強化個人信息保護的信心,具有顯著的法治價值和社會效益,。廣東省消委會在公益訴訟領域大膽突破,、敢為人先,開創(chuàng)了懲罰性賠償之訴的全新公益訴訟模式,,并在食品安全,、共享經(jīng)濟,、未成年人保護、個人信息保護等多領域提起了具有社會影響力的公益訴訟案件,,對推動消協(xié)組織公益訴訟工作發(fā)展發(fā)揮了積極的示范引領作用,。
廣東省消委會秘書長楊淑娜在通報會上呼吁廣大消費者,要學習《個人信息保護法》,,依法保護個人信息安全,。要養(yǎng)成“非必要不提供”的習慣。在接受經(jīng)營者服務時,,要明確經(jīng)營者收集個人信息的方式,、范圍、目的和依據(jù),,如非必要不輕易提供個人信息給經(jīng)營者,。同時,她提醒不輕易在網(wǎng)上“曬”與個人信息相關的內(nèi)容與資料,,對于一些容易造成自己信息泄露的資料,,如快遞、外賣訂單,,應及時妥善處理,。如果消費者個人信息權益受到侵害,可撥打12345,、12315進行投訴,、反映,或登錄廣東省消委會官網(wǎng)投訴維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