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消費者報南寧訊(嚴曄煒 記者 顧艷偉)廣西南寧市一消費者誤將斷腸草當作野生金銀花煮食,,引發(fā)全家六口人食物中毒,。隨著氣溫逐漸升高,為了避免發(fā)生春夏季食物中毒,,近日,,南寧市食品安全委員會辦公室發(fā)布消費提示,提醒消費者注意防范食物中毒,。
今年清明節(jié)期間,,南寧市橫縣百合鎮(zhèn)一家人上山掃墓時,看見類似金銀花的野生植物,,就采摘回家煮食,,結果一家六口人食用后全部中毒,所幸經全力搶救,,中毒者目前均已脫離了生命危險,。后經化驗證實,他們采摘的植物不是金銀花,,而是含有毒性物質的野生植物斷腸草,。
南寧市場監(jiān)管局協調應急科副科長黎鐵告訴記者,野生斷腸草外形與金銀花有些相似,,一般消費者難以區(qū)分,。斷腸草含有多種極毒的鉤吻堿成分,消費者誤食后一般十分鐘就會表現有惡心,、嘔吐的癥狀,,半個小時后就開始出現腹痛,抽筋,、眩暈,、言語含糊不清、呼吸衰竭、昏迷等癥狀,,如不及時搶救,,會導致中毒者死亡。
如今,,隨著天氣回暖以及疫情防控形勢趨緩,,部分消費者喜歡在野外采摘各類野菜食用。南寧市食安委據此發(fā)布提示提醒消費者,,千萬不要擅自去野外采摘不知名的野菜,,更不能貿然食用。如果不小心誤食,,請及時采取催吐措施,,然后到正規(guī)醫(yī)療機構進行就診。
南寧市食安委同時表示,,目前,,南寧很多餐飲單位已經開放堂食服務,消費者在外出就餐時,,注意使用公筷,、公勺,也要盡量采取分餐分桌的形式進行就餐,,做好個人防護,,減小新冠肺炎的患病機率。同時還要選擇取得營業(yè)執(zhí)照和《食品經營許可證》的餐飲單位消費,,并索要發(fā)票或收據,。
另外,春季是海產品的產出淡季,,冷凍海產品存放時間過長或存放不當,,容易腐敗變質,產生胺類,、可溶性毒蛋白等有毒有害物質,,而且這些物質加熱煮、熬后,,并不能徹底破壞其毒害性,。在春季吃海鮮的時候,盡量不要吃這些冰凍的生冷海鮮,,如果發(fā)現海鮮變質的話,,更不要進行食用。
除了慎吃野菜以及冰凍海產品外,,消費者在選購食品時要特別注意是否在保質期內,包裝是否完整無損、有無鼓包等現象,。在居家飲食時,,應購買新鮮食品原料,加熱烹制過程要做到燒熟煮透,,勿食隔夜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