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消費者報報道(記者聶國春) 以“債事咨詢”為名,,以“化解債務”為誘,,以“高額回報”為餌……一種新型非法集資風險正引起各地監(jiān)管部門的高度關注,。處置非法集資部際聯(lián)席會議辦公室日前發(fā)布風險提示,提醒人們警惕以“債事服務”名義進行的非法集資,。
什么是“債事服務”?知乎上有這樣的解釋:由債務人提供30%“服務費”,,解債公司分36個月逐步回購債務人100%的銀行欠款。為了讓債務人放心,,繳納服務費后,,解債公司會給債務人相應抵押物以免其擔心解債公司“跑路”,。
風險提示指出,,近來,一些所謂債事服務機構宣稱在債權人、債務人之間搭建服務平臺,,承諾收取咨詢服務費,、履約保證金后,通過以物抵債,、現(xiàn)金分期等方式實現(xiàn)債權,、代償債務。此類機構并不審查債權債務關系真實性,,也不采取任何解債措施,,本質上是以解債之名行集資之實。
在此之前,,江西省金融監(jiān)管局也發(fā)布過《關于提示“債事服務”非法集資風險公告》,。江西金融監(jiān)管局稱,該局發(fā)現(xiàn)全國多地出現(xiàn)諸如“眾合天下”等所謂的“解債機構”,,以提供“債事服務”為名,,以化解債務糾紛為由,收取高額服務費,,騙取債權人,、債務人錢財。江西省金融監(jiān)管局特別提示,,所謂的“解債機構”提供的“債事服務”,,本質上是拆東墻補西墻的非法集資龐氏騙局。
記者了解到,,“眾合天下”已被公安機關以涉嫌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立案打擊,。貴州省六盤水市鐘山區(qū)人民檢察院公示的重要案件信息披露,2019年6月以來, 貴州眾合天下債事生活服務有限公司及其關聯(lián)公司貴州眾惢企業(yè)管理咨詢服務有限公司和貴州眾好企業(yè)管理咨詢服務有限公司,,未經金融管理部門批準在全國范圍內發(fā)展設立加盟連鎖運營公司,,發(fā)展固定業(yè)務推廣團隊,采取線上線下結合方式,,以提供債事化解解居間服務為幌子,,通過簽訂《債事服務協(xié)議》《易物卡購買合同》《委托寄賣合同》等合同,要求請求解債人按解債金額繳納一定比例的費用,,承諾每月返還固定的高額收益為誘餌,,向社會不特定人群非法吸收資金。經查,,2019年7月至2020年8月的一年間,,眾蕊公司、眾好公司共非法吸收公眾存款1934萬余元,。2020年9月25日,,鐘山區(qū)檢察院已依法批準逮捕涉嫌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的廖某某,、段某甲等4人。
2020年12月25日,,重慶市公安局渝中區(qū)分局也發(fā)布警方通告,,敦促“眾合天下”系列公司涉嫌非法集資犯罪的未到案的涉案人員,主動到各涉案地公安機關投案自首,,退繳在上述公司工作期間的提成,、獎金、分紅等非法所得,,爭取從寬處理,。
風險提示指出,此類機構并無實質經營活動和收益,,所謂抵債物品價格虛高,,完全靠拆東墻補西墻維系,資金運轉不可持續(xù),。此外,,此類機構以“具有央企、國企背景”“提供等額資產保障”為噱頭,,通過線上線下渠道虛假宣傳,。有的還設置層級獎勵制度,誘使公眾投資加盟并發(fā)展人員加入,,甚至設立仿冒銀行的經營網(wǎng)點誤導公眾,,快速擴張吸收資金規(guī)模。
“此類機構運作模式違背市場基本規(guī)律,,資金鏈極易斷裂,,一旦出險參與者將面臨嚴重損失。”處置非法集資部際聯(lián)席會議辦公室提醒公眾增強風險防范意識和識別能力,,務必通過合法途徑解決債權債務糾紛,,防止上當受騙。如發(fā)現(xiàn)涉嫌違法犯罪線索,,可積極向有關部門舉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