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消費者報報道(記者桑雪騏)從大三在人文考古書店兼職,,到現(xiàn)在成為書店的店長,,洪霞已經(jīng)在這個充滿書香的地方前后工作了八年。曾經(jīng),,她也感到過枯燥和厭倦,,但當她離開書店投身于紛繁復(fù)雜的社會中后,,她才發(fā)現(xiàn)這日復(fù)一日的沙里淘金般的工作帶給她的,除了日常生活所需的報酬,,更重要的是內(nèi)心的安寧和滿足。于是,,她又回到書店,重新開始了在考古的書海里為讀者“淘金”的日子,。
當《中國消費者報》記者前往書店采訪時,,導(dǎo)航提醒“終點途經(jīng)窄徑”。果然,,這間書店蝸居在北京海淀區(qū)三虎橋南路小胡同的街邊,,不大的一間門臉,除了門口的收款臺外都被直達屋頂?shù)臅苷紦?jù),。一排排厚重的圖書并不十分規(guī)整地塞滿了書架,,成為簡樸的店堂里最好的裝飾。一根松松的大辮子搭在肩上,,面目清秀的洪霞笑盈盈地從門外走進來招呼記者到旁邊的房間落座,。“剛剛接到一個訂單,我正在找書,。”洪霞解釋說,。
“我很喜歡書,但是到書店工作和到書店買書,,是兩種完全不同的感受,。”洪霞對記者說,在讀者眼里,,書店是光亮而愉悅的所在,,但是對于書店的工作人員來說,書店就是日復(fù)一日地從密密麻麻的書單中選書,、拆箱,、上架、整理……對于讀者來說,,讀一本好書是一件幸福的事,,但是為了在小小的書店中為讀者備下這本“好書”,書店的工作人員要閱讀大量的書籍,,有些自己不喜歡的也要硬著頭皮讀下去……“真的就是沙里淘金,,甚至把自己心里對圖書的喜愛都消磨掉一些。”洪霞說,。
外面的世界是什么樣子的呢,?2016年10月,歷史系碩士畢業(yè)后不久,,洪霞離開了書店,,到外面的世界尋找答案。新的工作是她曾經(jīng)希望的:光鮮而不瑣碎,,待遇也算優(yōu)厚,,但是洪霞反而覺得內(nèi)心缺了一塊什么,,書店工作的勞累、瑣碎反而成為她無比惦念的東西,。于是,,一年后,她重回書店,,成為了這家書店的店長,。
在互聯(lián)網(wǎng)大潮的沖擊下,紙質(zhì)圖書,、線下書店的生存都不是一件輕松的事情,。“我在這里算年齡大的,其他人有90后,,也有95后,。我們這幾個人,都沒有什么生意頭腦,,只是想著讀者來我們這里找書的時候不應(yīng)該失望,。”洪霞說,書店的贏利有限,,除了發(fā)四個人的工資,,所剩不多的利潤都被她變成了圖書,目前書店每月增加150種新書,、展示1萬多種,、收藏6萬多種。“我最近才知道,,其他有些書店的更新頻率沒有這么高,。”洪霞說這話的時候,一臉的純凈,。
就是靠著這份純凈,,洪霞把人文考古書店做成了在冷門的考古圖書界“神奇”的存在。書店有了一批固定的客戶,,包括考古行業(yè)的從業(yè)者——大學(xué)、研究機構(gòu),、博物館等領(lǐng)域的工作者和學(xué)生,,通過口口相傳,客戶全體還在不斷擴大,。他們會緊密關(guān)注著書店公眾號和微博的每日新書推薦,,洪霞整理出來的,每個月如期而至的書訊也成為了考古圖書界的指向標;書店定期舉辦的免費講座——紫竹書會更是書香氤氳,,考古圈里的名家樂于到這里來普及考古知識,,比如許宏先生講了最早的中國(圖書《最早的中國》),,王仁湘先生了講古代飲食(圖書《味中味》《味無味》),,馮時了先生講了古代天文學(xué)(圖書《中國天文考古學(xué)》)等等,。
也是靠著這份純凈,洪霞帶領(lǐng)著這個年輕的小團隊為自己掙下了生存的空間,,不少出版社主動聯(lián)系書店,有些提出提供微博贈書,,有些主動降低折扣,,他們都希望能夠獲得書店的推薦。“我們的新浪微博已經(jīng)有了32萬粉絲,,這可是我們一個一個積累出來的真正的粉絲,。”說起來洪霞不無驕傲。
“其實每個人都希望能夠得到肯定,,包括自己對自己的肯定,,和別人對自己的肯定,。”洪霞認為,能夠在這種簡簡單單,、平平凡凡的工作中得到自己需要的肯定,自己的專業(yè)知識也有了用武之地,,實在是一種幸福,。


官方微信公眾號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