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消費者報報道(記者余知都)隨著征信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越來越顯著,近年來社會上出現(xiàn)了一些機構或個人打著“征信修復”“征信洗白”“征信鏟單”的幌子,,聲稱能刪除信用報告中的不良記錄,,誤導金融消費者委托其代理維權,從中牟利,。這些嚷嚷著可以幫人刪除不良信用記錄的機構或個人真的可信嗎,?其騙局有哪些表現(xiàn)?金融消費者該如何正確處理不良信用記錄,?帶著這些問題,,4月12日,《中國消費者報》記者采訪了中國人民銀行長沙中心支行副行長湯錦,。
記者:近期,,市場上存在以“征信洗白”“逾期鏟單”“征信修復”等為噱頭的廣告,聲稱只要花錢就能幫助刪除信用報告上的不良信用記錄,,真的可信嗎,?
湯錦:市場上出現(xiàn)的“征信修復”“征信洗白”的宣傳廣告是虛假營銷,,有的甚至涉嫌詐騙。根據(jù)《征信業(yè)管理條例》等規(guī)定,,無論是征信機構還是商業(yè)銀行等信息提供者,,都有如實報送信用信息的義務,任何機構和個人無權隨意更改,、刪除信用報告上展示無誤的信用信息,。例如因為自己疏忽忘記還款或者因資金不足,導致銀行無法正常足額扣款等原因造成的不良信用記錄,,都是不可以刪除的,。
記者:目前市面上常見的“征信修復”騙局有哪些?
湯錦:“征信修復”“洗白”等騙局實際上是利用一些人對征信政策法規(guī)不了解,,以欺騙的手段達到非法牟利的目的,。常見騙局主要有以下三類:
一是利用公眾急于改善信用狀況的心理實施詐騙。以“征信修復,、洗白,、鏟單”“代理、咨詢”等名義開辦業(yè)務,,利用公眾急于刪除不良信用記錄的迫切心理,,委托其“代理”征信維權,教唆公眾編造“非惡意逾期”“不可抗力”等理由,,甚至偽造證據(jù)材料等手段,,提交銀行等報數(shù)機構,要求刪除不良信息,,并借機收取高額的代理費用后失聯(lián),。
二是騙取個人敏感隱私信息。要求公眾提供身份證件,、銀行卡號,、聯(lián)系方式等敏感信息,通過買賣個人信息從中牟利,,危害公眾的信息安全及人身,、財產(chǎn)安全。
三是開展征信培訓,、加盟詐騙,。以培養(yǎng)“征信修復”“信用修復”專業(yè)人才為由,針對創(chuàng)業(yè),、就業(yè)群體進行“征信加盟代理”“征信管理培訓考證”詐騙錢財,。
記者:生活中哪些行為會造成不良信用記錄?不良信用記錄會導致哪些影響,?
湯錦:造成不良信用記錄的行為主要有三種:貸款沒有按期足額歸還,;信用卡逾期還款,;為第三方提供擔保,但第三方未按時還款,。
如果產(chǎn)生了不良信用記錄,,可能會對本人、配偶及擔保方申請貸款,、申辦信用卡造成影響,。另外,政府機關及一些企業(yè)在員工入職,、評先評優(yōu),、任職提拔時可能會要求提供個人信用報告,如有不良記錄可能會對個人造成不利影響,。
記者:如果個人信用報告中已經(jīng)存在不良信用記錄該怎么辦,?如何理性看待不良信用記錄?
湯錦:如果產(chǎn)生不良記錄,,應當盡快還清欠款和欠息,并在今后的信貸活動中注意按時還款,,避免再次逾期,,從今往后保持良好的信用記錄。個人信用報告中存在不良記錄,,也不要過于緊張,,一方面,根據(jù)國務院頒布的《征信業(yè)管理條例》的規(guī)定,,不良記錄的保存期限自不良行為或事件終止之日起為5年,,超過5年的,應當予以刪除,,不良信用記錄將不再顯示在信用報告中,,不會伴隨終生;另一方面,,銀行在做貸款審批時,,會根據(jù)客戶的資信狀況、失信程度以及銀行自身內(nèi)部風控模型,,進行全面綜合分析評估,。其中,信用報告只是一個重要的參考,,但絕非決定性的,、一票否決式的準入條件,更不存在征信系統(tǒng)“黑名單”之說,。
對于信用報告上的不良記錄,,要理性看待,,不要過度解讀不良信息的負面作用,要自覺接受過去的不良行為對個人信用狀況帶來的不利影響,,并在以后的信用活動中,,逐步積累個人正面信用記錄。
記者:如果個人信用報告中存在錯誤,、遺漏應如何處理,?有合法的維權渠道嗎?是否收費,?
湯錦:根據(jù)《征信業(yè)管理條例》等規(guī)定,,如果認為征信機構采集、保存,、提供的信息存在錯誤,、遺漏的,本人可以向征信機構或信息提供者,,也就是信息報送機構提出異議申請,,要求更正,這是第一條渠道,;第二條渠道是向所在地的人民銀行征信部門提出異議申請,,申請異議是免費辦理的。另外,,如有特殊情況本人不能到現(xiàn)場辦理異議申請,,也可以委托親戚、朋友辦理,。申請征信異議完全不需要通過中介(第三方機構)花錢去辦理,。
記者:在提交異議申請后,等待多久才能得到處理結果的回復,?
湯錦:受理異議申請的機構將在受理日起20日內(nèi)核查異議事項,,并將核查結果回復給異議申請人。
經(jīng)核查,,相關信息確有錯誤,、遺漏的,信息提供者,、征信機構應當予以更正,;信息不存在錯誤、遺漏的,,信用記錄保持不變,;經(jīng)核查仍不能確認的,應當對核查情況和異議內(nèi)容予以記載。
另外,,如果本人需要添加個人聲明的,,也可以向所在地人民銀行征信部門提出申請,在信用報告中添加關于異議信息100字以內(nèi)的個人聲明,,但個人聲明不得包含與信用報告信息無關的內(nèi)容,,并對個人聲明的真實性負責,個人聲明將載入申請人的信用報告,。
記者:如何保護個人信息,?如何維護良好的信用記錄?
湯錦:保護個人信息要做到以下三點:一是要注意保護個人隱私信息,,例如身份證,、信用卡、銀行卡,、收入證明,、銀行流水等,不能隨意向他人提供,,不點擊不明來源的鏈接,;二是要保管好重要證件及復印件,如果使用這些證件復印件或者文件一定要注明用途和有效期,。在身份證遺失之后,,要及時申請補辦,防止遺失的身份證被他人冒用,。如發(fā)現(xiàn)自己的信息被盜用,并被冒名辦理了貸款,、信用卡等,,應盡快向公安機關報案;三是不要輕易把信用報告提供給他人或商業(yè)機構,。如信用報告里的信息有誤,,一定要通過正規(guī)渠道進行維權,切勿對征信“修復”“洗白”等虛假廣告偏聽偏信,、花“冤枉錢”,。
在金融活動特別是信貸活動中,一是要如實填寫信貸業(yè)務的申請表,,簽約前應該仔細閱讀合同條款,;二是要按照合同約定,按時足額歸還欠款,,養(yǎng)成良好的信用交易習慣,;三是通信方式、婚姻狀況等信息如有變更,,應及時告知金融機構,;四是合理負債,,量入為出,避免出現(xiàn)逾期,;五是重要證件保管好,,不外借,如遺失要及時補辦,,避免被冒名貸款,;六是為他人擔保也要謹慎。此外,,有融資需求的,,應慎重選擇正規(guī)的放貸機構、并對相關產(chǎn)品進行充分的了解,,選擇適合自身需求的機構和產(chǎn)品,。
記者:請問查詢個人信用報告有哪些途徑?個人信用報告可以線上查詢嗎,?查詢個人信用報告需要收費嗎,?
湯錦:在湖南,信用報告的查詢途徑可以通過關注“中國人民銀行長沙中支”微信公眾號來獲取,,里面的“三湘征信”欄目中有查詢方式的具體介紹,,這里先作一個簡要介紹:
目前,信用報告可以分為線上,、線下兩種查詢方式,。線上查詢個人信用報告有以下三種方式:一是登錄中國人民銀行征信中心官網(wǎng)查詢;二是通過商業(yè)銀行個人網(wǎng)銀或手機銀行APP查詢,;三是通過云閃付APP查詢,。
線下查詢個人信用報告的方式有兩種:一是攜帶本人有效身份證明原件到當?shù)厝嗣胥y行征信查詢大廳柜臺查詢;二是攜帶本人有效身份證原件,,使用個人信用報告自助查詢機查詢,。
關于收費,按照《征信業(yè)管理條例》的有關規(guī)定,,每人每年可免費查詢2次本人信用報告,,從第3次開始,每次收取服務費10元,。另外,,網(wǎng)上查詢信用報告不收取費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