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消費者報重慶訊(記者劉文新)重慶巴南區(qū)一食品加工點非法使用工業(yè)松香為豬頭肉作脫毛處理,,侵害了眾多不特定消費者的人身安全權,危害了社會公共利益,。重慶市消委會提起公益訴訟,,將該食品加工點經營者雷某源起訴至法院。重慶市第五中級人民法院近日判處被告雷某源在《中國消費者報》刊登書面道歉信進行賠禮道歉,,并支付其生產,、銷售有毒,、有害食品銷售金額三倍的懲罰性賠償金9450元,賠償金上繳國庫,。
2020年6月10日起,,雷某源在其開設的食品加工點內,使用松香酸(工業(yè)松香)對其購進的豬頭肉進行脫毛處理,,隨后銷售給消費者,。同年8月14日,該食品加工點被公安機關查獲,,公安機關對現場查獲的豬頭肉,、大鍋中的黑色膠質狀松香疑似物進行取樣并送檢。8月26日,,經洛陽黎明檢測服務有限公司檢測,,豬頭肉及松香疑似物中均檢出工業(yè)松香成分。10月13日,,專家,、證人張凌燕出具專家意見,稱上述經工業(yè)松香脫毛處理的豬頭肉被消費者食用后,,會對人體產生危害,。
公安機關查明,被告雷某源自2020年6月10日至2020年8月14日期間,,用工業(yè)松香對30個豬頭肉進行了脫毛處理,,并售賣給消費者,涉案金額3150元,。2021年7月15日,,巴南區(qū)人民法院判決被告雷某源犯生產、銷售有毒,、有害食品罪,,判處有期徒刑七個月,并處罰金1.1萬元,。
據介紹,,使用工業(yè)松香對鴨、鵝,、豬等畜禽作脫毛處理時,,工業(yè)松香會殘留于畜禽的表皮組織,后續(xù)加工方式如腌制,、蒸煮,、烘烤等,也難以將其有效去除,。消費者食用這些肉類食品后,,會對肝臟,、腎臟等人體組織造成傷害,甚至可能致癌,。我國已明令禁止將工業(yè)松香用于畜禽屠宰脫毛操作。
重慶市消委會認為,,被告雷某源明知工業(yè)松香含有有毒,、有害物質,卻仍使用工業(yè)松香對豬頭肉進行脫毛處理并對外銷售獲利,,具有主觀明知的故意,,其行為危及和損害了眾多不特定消費者的人身安全,破壞了安全放心的消費環(huán)境,,損害了社會公共利益,。
2022年2月24日,重慶市消委會提起公益訴訟,,將雷某源訴至重慶市第五中級人民法院,,訴請法院判處被告在《中國消費者報》上刊登書面道歉信,進行公開賠禮道歉,;判令被告支付其生產,、銷售有毒、有害食品銷售金額三倍的懲罰性賠償金共計9450元,,賠償金上繳國庫,。
7月7日,重慶市第五中級人民法院開庭審理此案,,巴南區(qū)人民檢察院作為支持起訴人,,指派檢察官參加庭審,并向法院提交了支持起訴意見書,。被告雷某源辯稱,,他在為豬頭肉脫毛時確實使用了工業(yè)松香,但他加工的豬頭肉是半成品,,消費者買回后還要燒煮,,毒性可以消除。另外,,他之前已被刑事處罰過,,現在經濟困難,希望法院在判決賠償金方面不判或少判,。
法院審理認為,,被告雷某源加工、銷售不符合安全標準的食品,,侵害了眾多不特定消費者的利益,,危及不特定消費者身體健康,,損害了社會公共利益,應當承擔相應的民事侵權責任,。
法院據此作出上述判決,。被告雷某源表示服從判決,并當庭向主審法官提交了公開道歉信,。
7月20日,,重慶市消委會收到了法院的判決書,秘書長谷丹在接受《中國消費者報》記者采訪時表示,,這是重慶市消委會今年第三起勝訴的食品安全領域的公益訴訟案件,。重慶市消委會充分發(fā)揮民事公益訴訟的追責功能,通過對侵權人提起民事公益訴訟懲罰性賠償,,加大其違法成本,,對侵權人及潛在違法者產生震懾與警示作用,對于維護市場秩序,,保障消費者權益,,維護社會公共利益,具有積極意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