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消費者報報道(吳斯琦 記者朱海)科普宣傳的目的是提高普通消費者認知水平,,增強科學選購,、理性消費的意識。在信息傳播多元化的今天,,以傳統(tǒng)單一方式開展特殊食品宣傳,,顯然難以承載新時代特殊食品科普的需求,。近年來,江西省九江市市場監(jiān)管局創(chuàng)新“發(fā)聲”,,用心貼近民生,,用情感染消費者,在特殊食品科普宣傳方面取得了明顯的社會效果,。
科普宣傳要善于發(fā)聲
做到宣傳“觸手可及”,。特殊食品的消費人群,橫跨老人,、小孩和病患,。以往在公共場所組織的宣傳活動,很難做到有效覆蓋,。近年來,,九江市市場監(jiān)管局全力打造“公園廣場”“社區(qū)宣傳欄”“學校科普課”“農村夜?!薄吧坛幍晗M提示”五大宣傳陣地,,讓消費人群身邊的科普曝光率顯著增加,效果明顯增強,。
九江市市場監(jiān)管局在公園開展特殊食品科普活動,。資料圖片
注重影響“潛移默化”。隨著生活節(jié)奏的加快,,人們很少會像以往那樣駐足瀏覽一塊宣傳欄,,或者在閑暇時細細體會一個公益廣告,于是,,車窗外的“一瞬”,、就餐中不經意的“一秒”、電梯里等待時的“一分”,,就成為了九江市市場監(jiān)管局進行特殊食品科普宣傳的常態(tài),。在這些場合出現的宣傳內容,或是化繁就簡選擇辨識度高的圖片,,或是“一看小藍帽,、二看注冊號 、三看配方表”這樣朗朗上口的宣傳語,,有效提高了宣傳效果,。
工作做到反復經常。特殊食品的消費群體相對固定,,但是,,具體的消費行為卻是在不同的個人身上發(fā)生,這就要求特殊食品的科普宣傳尤其需要注重經常化和持續(xù)化,。近年來,,九江市市場監(jiān)管局一方面著力打造固定宣傳陣地,與相關部門聯合,,在全市建成20多個社區(qū)示范點,,把“游擊戰(zhàn)”變?yōu)椤瓣嚨貞?zhàn)”;另一方面,,常態(tài)化,、經常性開展現場咨詢活動,力爭讓特殊群體消費者形成“記憶習慣”,,避免上當受騙,。據統(tǒng)計,僅近三年,,全市平均每年舉辦特殊食品科普宣傳70場次,,累計發(fā)放宣傳手冊3萬余份,讓定期科普成為了日常監(jiān)管的規(guī)定動作,。
科普宣傳要深入人心
有互動,、接地氣,讓活動組織深入人心,。單一用講授形式進行特殊食品科普宣傳,,易讓消費者覺得枯燥而厭煩。因此,,九江市市場監(jiān)管局在組織籌劃科普宣傳時,,嘗試變“說教式”科普為“體驗式”科普,吸引消費者參與互動,,適時的有獎問答和體會分享很好地增強了宣傳的趣味性,。加上直觀的實物展示和現場答疑,往往能取得不錯的宣傳效果,。
能聽,、能看、能傳,,讓宣傳形式深入人心,。隨著智能手機的普及,,智能手機已成為大多數消費者獲取信息的重要來源,,也逐漸成為了開展特殊食品科普宣傳的關鍵。在實踐中,,九江市市場監(jiān)管局結合線上科普的發(fā)展,,針對假借特殊食品之名實施養(yǎng)老詐騙的社會問題,制作了一批3分鐘科普宣傳短片,在電梯間顯示屏,、微信公眾號,、抖音平臺進行轉載傳播,兼具科學性和趣味性的科普作品,,贏得了社會各界的一致贊譽,。
貼近生活、貼近實際,,讓科普內容深入人心,。科普的內容直接和生活關聯,,其成敗最終要看消費者能不能理解,、是不是認同。在科普知識的傳播方面,,九江市市場監(jiān)管局借助本地主流媒體“掌中九江”,,設立科普專欄,既教常識也講案例,?!?016年,市民陳先生花568元的高價買了一個水杯”“2019年,,瑞昌市的梅婆婆受到不良商家誘惑”……像這樣發(fā)生在身邊的事例,,代入感很強,讓消費者“共情入戲”的同時,,也可以進一步加深其對科普知識的理解,。
科普宣傳要社會聯動
自2019年開始,九江市市場監(jiān)管局在深入開展保健食品“進社區(qū),、進鄉(xiāng)村,、進網絡、進校園,、進商超”專項科普宣傳活動的基礎上,,還積極與相關單位溝通,立足各自職能,,開展了具有部門特點的科普宣傳,。截至目前,九江市委宣傳部的市屬新聞媒體資源,、市商務局的防范打擊“精神傳銷”活動,、市公安局公布的舉報方式和線索征集,都成為了特殊食品科普宣傳的助力,。
九江市市場監(jiān)管局相關負責人表示,,特殊食品科普宣傳既要多發(fā)聲、發(fā)好聲,更要廣泛發(fā)動,、群策群力,,成為社會共識。獨木不林,,單弦不音,。特殊食品直接關系“一老一小”等特殊消費群體的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亟待社會各界持續(xù)深入做好宣傳解讀,、輿論引導,、氛圍營造等工作,打出科普宣傳,、謠言治理,、案例曝光、正向引導“組合拳”,。圍繞特殊食品科普宣傳工作,,既要有權威科學的“陽春白雪”,也要有根植群眾的“下里巴人”,,只有各界攜手發(fā)出特殊食品科普宣傳的“好聲音”,,才能奏響特殊食品共治共享的“交響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