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消費者報報道(記者李建)“秋天的第一杯奶茶”下肚后,諸如“ 一杯奶茶咖啡因含量等于4杯咖啡”“一杯奶茶清醒到天亮”等說法又讓奶茶擁躉糾結不已,。奶茶能不能放心喝,?看看科信食品與健康信息交流中心的《中國消費者咖啡因認知及態(tài)度調查(2023)》怎么說。
消費者最期待咖啡因“提神醒腦”
根據相關市場研究機構數(shù)據,,疫情后,,越來越多消費者希望尋找能夠影響認知能力、管理壓力水平和優(yōu)化大腦功能的食品和飲料,,其中,,咖啡因被認為是最具開發(fā)潛力的成分之一。
本次調查顯示,,消費者對咖啡因最期待的作用是提神醒腦(91.56%),,其次分別是提高運動表現(xiàn)(45.47%)、提高反應速度(38.75%)及提高認知功能(36.12%),。
中國疾控中心營養(yǎng)與健康所劉愛玲研究員認為,,咖啡因可對人體產生多種影響,它可以促進神經遞質釋放,,增強神經元活性,,從而增加中樞神經系統(tǒng)興奮性,提高警覺性、注意力等,。不過,,咖啡因攝入過量可能導致心悸、緊張,、失眠,、胃腸道不適等癥狀,因此,,消費者食用時要注意適量,。
半數(shù)消費者不知茶中含咖啡因
咖啡因天然存在于多種植物中,喝咖啡并非獲取咖啡因的唯一渠道,。
《中國居民膳食咖啡因攝入水平及其風險評估》結果顯示,,對于我國成年消費者來說,咖啡因攝入貢獻率最高的依次為茶葉,、茶飲料,、奶茶和咖啡;茶葉對我國消費者咖啡因攝入的貢獻率為74.80%,,遠高于其他類別,。而未成年人咖啡因攝入貢獻率最高的則依次為奶茶,、茶飲料,、茶葉和巧克力。
然而,,本次消費者調查顯示,,52.15%的人不知道茶中含有咖啡因??菩攀称放c健康信息交流中心主任鐘凱表示,,茶和咖啡同是世界范圍內流行的咖啡因飲品。不過,,說起咖啡因,,消費者很容易“望文生義”,只聯(lián)想到咖啡,。但實際上,,茶和奶茶也都含有咖啡因,人們常說的“喝茶提神”,,其實也是咖啡因的作用,。
咖啡因天然存在于包括茶葉在內的多種植物中,比如咖啡豆,、茶葉,、可可豆、瓜拉納葉、巴拉圭茶等,。
調查顯示,,消費者對“咖啡豆提取物”的知曉率最高,為89.10%,,但對其他含咖啡因配料的識別率都較低,。比如,51.79%的消費者不知道“紅茶濃縮粉”中含咖啡因,,63.42%的消費者不知道“巴拉圭茶提取物”中含咖啡因,,76.05%的消費者不知道“瓜拉納提取物”中含咖啡因。
中國食品工業(yè)協(xié)會總工程師李宇認為,,我國目前僅允許咖啡因用于部分保健食品和可樂型碳酸飲料,,但咖啡粉、茶粉,、瓜拉納提取物等含咖啡因配料也可以帶入咖啡因,。這些含咖啡因配料本身都是允許使用的,安全性也不是問題,,但消費者的識別率卻較低,。可以考慮在科學證據的基礎上規(guī)范咖啡因的使用和標識,,順應消費市場的需求,,讓企業(yè)明明白白地加,消費者明明白白地選擇,。
控制咖啡因攝入需雙管齊下
根據《咖啡與健康的相關科學共識》,,健康成年人每天攝入不超過400毫克咖啡因是安全的,這大約相當于4杯(標準杯)咖啡,。為方便消費者把控咖啡因攝入量,,不少國家和地區(qū),包括美國,、歐盟,、澳新等,要求含有咖啡因的食品飲料明確標識咖啡因含量,。
調查顯示,,88.41%的消費者希望知曉食品飲料中的咖啡因含量。此外,,75.66%的消費者認為既需要控制產品中咖啡因的添加量,,也應控制自己的咖啡因攝入量。
中國工程院院士陳君石認為,,從調查數(shù)據來看,,很多消費者已經具備了自我控制的意識,這很好,可以進一步加強消費者教育,,讓大家學會通過標簽信息合理規(guī)劃咖啡因攝入,,既達到提神醒腦的目的,又避免過度攝入帶來健康風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