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消費者報報道(記者任震宇)近日,,中國城市規(guī)劃設計研究院(以下簡稱中規(guī)院),、中國城市規(guī)劃學會及武漢市規(guī)劃研究院在武漢市規(guī)劃展示館聯(lián)合舉辦“2023年922綠色出行宣傳活動”,公布了《2023年中國主要城市共享單車/電單車騎行報告》(以下簡稱《報告》),。《報告》顯示,,共享單車單次騎行平均距離對比2021年保持相對穩(wěn)定,,公交軌道規(guī)模越低,平均騎行距離越長,。
單次騎行平均距離1.5公里 單次騎行時長11.7分鐘
《報告》以36個全國主要城市作為研究對象,,包括直轄市、省會城市及計劃單列市,,在此基礎上,,進一步篩選出32個數(shù)據(jù)樣本充足、置信度高的城市進行具體分析,。其中,,共享單車樣本城市21個,;共享電單車樣本城市24個。從活力騎行,、軌道騎行,、減碳騎行和效率騎行四個方面,建立了9項騎行指標,,并通過城市間橫向比較,、時間軸追蹤對比、與其他指標交叉分析等方式,,揭示出2023年中國主要城市共享單車,、電單車出行特征與規(guī)律。
共享單車/電單車騎行活躍用戶單次騎行距離,,從側面反映出共享單車/電單車的日常使用目的,。《報告》顯示,, 共享單車單次騎行平均距離1.5公里,,對比2021年保持相對穩(wěn)定,僅個別城市呈現(xiàn)小幅變化,。 沈陽,、合肥、昆明等3城市日均騎行距離變化較為明顯,,分別增長106米,、下降127米和117米。電單車單次騎行平均距離2.3公里,,對比2021年普遍下降,。石家莊、廈門,、寧波等3個城市下降最為突出,,分別減少628米、436米,、325米,。
主要城市共享單車活躍用戶單次騎行距離
主要城市共享單車活躍用戶單次騎行距離變化
主要城市共享電單車活躍用戶單次騎行距離
主要城市共享電單車活躍用戶單次騎行距離變化
共享單車/電單車騎行活躍用戶單次騎行時長,從側面反映出共享單車/電單車的日常使用目的,,對共享騎行的功能定位有重要的參考意義,。共享單車騎行時長小幅增長,電單車騎行時長增減不一,。共享單車單次騎行時長11.7分鐘,,對比2021年增加0.9分鐘,增長超過1.5分鐘的城市包括了成都(11.4分鐘),、北京(11.4分鐘)和濟南(12.8分鐘),。 電單車單次騎行時長12.2分鐘,,對比2021年個別城市增減變化突出。寧波,、南昌,、南寧等3個城市下降趨勢明顯,分別減少1.9分鐘,、1.4分鐘,、1.3分鐘;天津,、重慶等2個城市上升趨勢明顯,,均增加0.6分鐘。
主要城市共享單車活躍用戶單次騎行時長
主要城市共享單車活躍用戶單次騎行時長變化
主要城市共享電單車活躍用戶單次騎行時長
主要城市共享電單車活躍用戶單次騎行時長變化
在共享單車/電單車騎行訂單中,,22:00至次日6:00的騎行訂單量所占比重,,從側面反映出共享單車/電單車在填補夜間公共交通服務空檔和豐富城市夜間經濟活力的作用?!秷蟾妗凤@示,,夜間騎行比例普遍上漲,北方城市增長幅度更大,。共享單車夜間騎行占比8.3%,,對比2021年上漲0.8%。共享電單車夜間騎行占比10.8%,,對比2021年上漲0.7%,。
公交軌道周邊平均騎行距離1.4公里
共享單車/電單車活躍用戶,,在軌道出入口周邊100米周累計訂單量的平均騎行距離:識別各城市“軌道+共享騎行”出行模式的重點服務圈層,,對擴展軌道交通覆蓋、改善軌道周邊地區(qū)慢行設施具有重要的參考意義,。
《報告》顯示,,共享單車軌道周邊平均騎行距離相對穩(wěn)定,共享電單車呈現(xiàn)下降趨勢,。共享單車軌道周邊平均騎行距離1.4公里,,對比與2021年持平,個別城市小幅變化,。軌道規(guī)模越低,,平均騎行距離越長,100公里以內城市高出500公里以上城市220米,;500公里以上軌道里程城市騎行距離增幅約5.0% ,,增加60米;上海,、蘭州平均距離增長最高,,為110米,;鄭州下降最多,為180米,。
主要城市共享單車軌道周邊平均騎行距離
主要城市共享單車軌道周邊平均騎行距離變化
共享電單車軌道周邊平均騎行距離2.2公里,,超一半城市下降,100公里以下軌道里程城市降幅更為顯著,。100公里以下軌道里程城市騎行距離平均下降117米,,降幅5.4%;石家莊下降幅度最高,,達到592米,,其他下降超過200米的包括合肥(290米)、南寧(223米),。
主要城市共享電單車軌道周邊平均騎行距離
主要城市共享電單車軌道周邊平均騎行距離變化
在500公里以上軌道里程城市,,“共享騎行+軌道” 服務通勤出行明顯高于其他城市。共享單車高峰軌道周邊騎行訂單占比為31%,,軌道里程高的城市相對占比越高,。軌道500公里以上城市高峰騎行訂單占比達39%,高于軌道300公里以下城市14%,;南京市占比最高,,為47.5%;其他超過40%的城市包括北京(44.7%),、廣州(43.6%),、成都(41.9%);軌道規(guī)模100公里以上城市,,合肥最低,,僅為16.6%。
青年對“共享騎行+軌道” 通勤方式依賴性相對更強,。共享單車高峰軌道周邊青年騎行占比36%,,高于全年齡段5%。南京共享單車青年高峰騎行占比達到52.5%,,其次是北京,、成都,均為49%,; 共享電單車高峰軌道周邊青年騎行占比28%,,高于全年齡段3%。武漢,、南寧,、成都等3座城市共享電單車青年高峰騎行占比最高,分別為44.2%、41.1%,、40.0%,;大連青年占比最低,僅為8.3%,,其他青年占比低于20%的城市包括濟南(19.5%),、貴陽(19.2%)、呼和浩特(18.9%),。
用戶人均年減碳37.5公斤
《報告》還顯示,,共享單車用戶人均年減碳37.5公斤,對比2021年減少5.7公斤,。共享電單車用戶人均年減碳51.5公斤,,相比2021年保持穩(wěn)定。共享單車車均年減碳60.4公斤,,對比2021年增加2.6公斤,。
共享單車的減碳貢獻
共享電單車的減碳貢獻
共享電單車早高峰平均騎行速度是共享單車的1.5倍,不同規(guī)模城市略有差異,。共享單車高峰平均騎行速度9.1公里/小時,,超大城市橫比最低,僅為8.8公里/小時,。在超大城市中,,深圳(8.7公里/小時) 、廣州(8.5公里/小時),、天津(8.2公里/小時)速度與平均水平相差較大,;武漢(9.8公里/小時)騎行速度最快,超過9.5公里/小時的城市還包括成都,、杭州,、鄭州、南京,。
共享電單車高峰平均騎行速度13.5公里/小時,,超大城市速度橫比較高,,達到14.0公里/小時,。呼和浩特騎行速度最快,均為14.8公里/小時,,其他超過14.0公里/小時的城市還包括天津,、成都、濟南,、青島,、南寧、拉薩等;廈門共享電單車騎行速度顯著低于其他城市,,僅為10.8公里/小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