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消費者報南昌訊(記者朱海)隨著網絡平臺直播帶貨影響力持續(xù)擴大,,熱衷于走進直播間網購的老年人越來越多,由于老年人辨別信息能力較弱,缺少對商品知識的了解,,容易在主播誘導下沖動消費,。10月20日,,江西省消費者權益保護委員會提醒廣大老年消費者,,主播“貼心”話術不可信,下單“好物”要慎重,,以免傷“心”又傷“身”,。
一些主播為誘導老年消費者購買商品,通常用親切,、熱情的口吻與助理上演一唱一和的劇情,,使得一些老年消費者深陷其中。老年消費者在觀看直播帶貨時,,要注意主播的表達方式,,不要輕信太過親切和熱情的“貼心”話術;不要輕信主播賣慘,、哭訴或打感情牌等營銷套路,。
在一些保健產品、玉石珠寶以及古玩收藏品等以中老年消費者群體為目標受眾的直播間里,,一些網紅主播經常被包裝成“養(yǎng)生專家”“鑒定專家”等誘導老年消費者高價購買商品,,甚至是“三無”產品或假冒偽劣產品,,損害老年消費者的身心健康。老年消費者要警惕主播用絕對化語氣夸大商品功效或夸大商品價值,,慎重下單所謂的“好物”,在購買高價商品之前要三思,,切勿沖動下單,。
江西省消保委調查發(fā)現(xiàn),老年人沉迷網購和直播間現(xiàn)象的背后,,隱藏著老年人情感空虛和孤獨,、渴望受到關注的底層邏輯;還有老年人的手機里存在很多雜亂無章的APP,,并且在不知情的情況下開通了自動續(xù)費或免密支付等功能,,導致許多老年人在不知不覺中受到財產損失。
江西省消保委特別提醒老年消費者的親屬,,對家中長輩多給予情感關懷,,耐心指導老年人正確使用電子設備,提醒網購支付時要通過正規(guī)平臺交易,,不可私下交易,。定期清理卸載老年人手機里的無用APP,檢查是否存在自動扣費等現(xiàn)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