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演員孫藝洲在微博發(fā)文稱收到一張蟹卡的快遞,,最后發(fā)現疑似詐騙,。上海市公安局隨后發(fā)布微博稱,這是一種新型騙局:不法分子大范圍投遞大閘蟹兌換卡,、濕巾等,,以領獎為由,引導受害人掃碼進群后實施刷單詐騙,。記者調查發(fā)現,,現實中有不少人收到過這樣的陌生快遞,里面有杯子,、手機支架,、風扇、充電寶,、刮刮樂……這些商品有一個共同點,,就是都會附帶一個二維碼,。(據11月1日《法治日報》報道)
人在家中坐,禮從“天”上來,。各式日常使用率較高的小禮物隨著陌生快遞不請自來,,難免會讓收件人產生些許意外之喜,這些小禮物也能在一定程度上贏得收件人的好感,,減弱收件人的警惕防范心理,。但隱藏在暗處的發(fā)件人無利不起早,并不會干賠本的買賣,,不會平白無故地給陌生人送禮,,他們利用的就是收件人收禮之后的松懈心態(tài),而小禮物只是敲門磚,,是推送二維碼的媒介,。
尾隨正常快遞而來的“掃碼收紅包”,,其營銷忽悠或詐騙的套路已屢屢被解構,,也日益引發(fā)了受眾的警惕,而附著在上門小禮物上的二維碼呈現出了新變化,,更具“親和力”,,更具迷惑性、誤導性,。出于對小禮物的好感,,或者出于好奇心態(tài)、松懈心態(tài),,收件人更容易掃描二維碼,,殊不知,二維碼掩蓋的很可能是陷阱,。收件人掃碼后,,通常會陷入反復進群、下載APP,、刷單等套路中,,輕則會成為相關商家免費或廉價的營銷推手,會泄露個人隱私信息,,重則遭遇詐騙,,損失錢財。對此,,不少人都有過糟糕的體驗,,都有過深刻的教訓。
俗話說,,清酒紅人面,,財帛動人心,。人們收到小禮物后“動心”是一種正常的反應,且對送到家門口的陌生快遞缺乏足夠的知情權和選擇權,,因而,不能要求收件人在收件或收禮這一末端環(huán)節(jié)對二維碼套路承擔全部或主要的警惕防范責任,。實際上,,陌生快遞“送禮上門”考驗的不止消費者的理性,而是對快遞企業(yè),、網絡平臺,、相關監(jiān)管部門等的一個綜合考驗。
陌生快遞之所以能夠廣撒網,,能夠精準送禮上門,,與公民個人信息在某些環(huán)節(jié)的泄露有很大關系。接觸,、收集,、使用、貯存消費者個人信息的企業(yè),、平臺,、政府部門等應該恪守法律底線,嚴格履行保護公民個人信息的法律責任,,健全信息保護機制,,規(guī)范信息使用、管理行為,,堵住漏洞,,消除公民個人信息泄露的隱患。司法部門應秉持零容忍態(tài)度,,嚴厲打擊竊取,、販賣、泄露公民個人信息等違法犯罪行為,,讓違法侵權者付出必要的法律代價,,充分釋放法律的懲戒、震懾,、警示效應,,筑牢法律紅線。
快遞企業(yè)應把住快遞郵寄審驗關,,嚴格落實快遞實名收寄制度,,完善郵件收寄驗視制度,并聯合公安,、市場監(jiān)管等部門探索監(jiān)管治理措施,,對同一地址大量分散寄出,、內容物多為價值不高的小禮物且附有二維碼的快遞可進行重點檢查,及時排查可疑線索,,由監(jiān)管部門根據問題線索順藤摸瓜,,查處、攔阻違法犯罪行為,,打掉陌生快遞“送禮上門”的黑灰產業(yè)鏈條,。同時,監(jiān)管部門還應暢通投訴舉報渠道,,廣泛收集問題線索,,并積極開展以案普法活動,解構陌生快遞“送禮上門”的違法犯罪套路,,教育民眾增強警惕意識,。相關網絡平臺有必要落實主體責任,通過技術手段加強對涉及刷單,、詐騙,、販賣信息等非法信息的甄別、攔截(并將涉嫌非法信息及時報告監(jiān)管部門),,規(guī)范社群運營,,凈化網絡環(huán)境。
當然,,消費者或收件人也應增強自我保護意識,,繃緊信息安全弦和財產安全弦,不被小禮物牽著鼻子走,,不盲目接收陌生快遞,,不隨便掃描二維碼,不輕易提供個人敏感信息,。這樣,,就能有效降低上當受騙的風險,陌生快遞“送禮上門”的套路就不容易得逞,。(李英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