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消費者報報道(記者王小月)近日,北京消費者李先生告訴《中國消費者報》記者,,他用小米手機從第三方渠道下載安裝云劍衛(wèi)士,、數(shù)據(jù)中國等多款APP時都遇到不同程度被攔截的情況,手機上不僅跳出安全風險提示,,還需要多次進行安全性確認,,有時候甚至被要求輸入指紋或系統(tǒng)密碼。這讓李先生備感困惑:在安卓手機上下載安裝APP為什么障礙重重,?
第三方下載障礙重重
記者在社交平臺看到,,不少安卓手機用戶反饋,在安裝APP的過程中,,手機會攔截通過非手機應用商店下載的APP,,涉及到風險提示、輸入密碼等障礙,,即使下載成功也存在擅自關閉APP進程的問題,。然而,從手機應用商店下載APP卻十分順暢,,可輕松實現(xiàn)一鍵下載安裝,。
北京消費者張女士對《中國消費者報》記者說,她曾用vivo手機在瀏覽器搜索并下載安裝一款手游APP,,在下載完成準備安裝時,,手機上出現(xiàn)紅色的感嘆號提醒“該應用來源于非vivo應用商店,未經(jīng)vivo人工親測”,,同時在下方給出了使用vivo應用商店安裝的選擇,。
無獨有偶,消費者沈先生對記者說,,他從第三方渠道下載一款手游APP,,在安裝環(huán)節(jié),手機彈出警告,,說安裝包來路不明,,建議去手機應用商店下載。
為一探究竟,,記者用小米手機從第三方渠道下載云劍衛(wèi)士APP時發(fā)現(xiàn),,在下載安裝包時,手機上出現(xiàn)了顯著的紅色字體提示“該應用未經(jīng)小米安全審核”的內(nèi)容,。下載完安裝包時,,又再次出現(xiàn)感嘆號提醒“該應用未經(jīng)過小米安全審核,請您仔細甄別,,謹慎安裝”,,并跳出指紋識別,頁面下方還提示“查找類似應用”,。記者下載吉林掌上社保,、智慧普法APP也存在相同的問題。
安卓用戶從第三方渠道下載APP阻礙重重,。資料圖片
記者使用vivo手機在瀏覽器搜索下載智慧普法APP,,在下載安裝包的過程中,頁面同時顯著提醒“未經(jīng)安全審核”,,存在“兼容性風險”,。
李先生告訴記者:“手機廠商設置的障礙和危險性提醒,很可能將一些用戶勸退,。為了避免麻煩,,用戶會轉(zhuǎn)投到手機應用商店進行下載。”
下載渠道涉及壟斷和分成
一位業(yè)內(nèi)人士向《中國消費者報》記者透露,,用戶安裝從第三方渠道下載的APP,,一些手機廠商會在該環(huán)節(jié)提出安裝包來路不明的警告,建議用戶去手機應用商店下載,。而用戶一旦更換下載商店,,實際安裝的APP版本就變成了手機應用商店的版本,這涉及到手機廠商的分成,。而安卓手機廠商對APP開發(fā)者設置的分成比例高達50%,。“尤其手游類APP的分成更高,一些游戲公司為了避開‘渠道稅’,,在玩家充值時推薦直充,,還有的手游為了降低成本,選擇不在安卓手機應用商店上線APP,。”
“手機應用商店可以對一些不良APP進行阻礙,,但手機廠商必須以客觀的標準進行安全提示,同時讓用戶自由選擇通過何種方式下載APP,。自動跳轉(zhuǎn),、反復彈窗提示、延長允許安裝步驟或者將允許安裝的按鈕設置得過于隱蔽,、將手機系統(tǒng)默認設置為不允許用戶從第三方渠道下載,,這些都超出了合理干預限度。”該業(yè)內(nèi)人士表示,。
清華大學法學院副院長,、教授程嘯則對《中國消費者報》記者表示,,手機廠商提供硬件和軟件服務,如果不能確保公平對待市場上的應用程序,,為了自身利益在消費者安裝軟件時設置障礙,,會導致數(shù)字服務市場的不正當競爭,形成壟斷,。廠商通過“重大風險”等不實描述的提示,,會讓消費者對從其他渠道下載安裝APP產(chǎn)生恐懼,這侵害了其他應用程序提供者的合法權益,。
2022年5月,,騰訊(主體為應用寶)起訴vivo不正當競爭案在濟南開庭,理由是vivo限制用戶從騰訊應用寶下載APP,,卻讓用戶到vivo手機自帶的應用商店里下載,。
實際上,這不是兩家公司第一次對簿公堂,。早在2017年,,vivo就被騰訊在南京市中級人民法院申請訴前禁令。法院裁定,,vivo在用戶下載安裝應用寶上的APP的過程中,,進行反復彈窗提示、設置倒數(shù)讀秒默認取消安裝以及設置跳轉(zhuǎn)至“vivo應用商店”鏈接按鈕的行為,,可能構成不正當競爭,,責令vivo停止前述行為。
用戶“下載權”受到侵害
2023年,,工業(yè)和信息化部發(fā)布的《關于進一步提升移動互聯(lián)網(wǎng)應用服務能力的通知》中提到,,向用戶推薦下載APP應遵循公開、透明原則,,不得通過“偷梁換柱”“強制捆綁”“靜默下載”等方式欺騙誤導用戶下載安裝,。
當前,一些安卓手機廠商通過插入彈窗,、文字等多種方式,,限制用戶正常下載安裝APP,但這些侵權行為存在隱蔽性,、專業(yè)性,,用戶存在被侵權而不自知的情況。
“應用商店承擔APP的核驗義務,。消費者從第三方渠道下載APP,,該第三方應用商店就應承擔責任。手機廠商不應再次進行核驗,,因為額外的核驗對分清責任并不產(chǎn)生增益效果,。同樣版本的APP,,消費者在手機應用商店可以自由下載安裝,從第三方渠道下載安裝就障礙重重,,這種變相增加下載安裝難度的行為是對消費者知情權,、自主選擇權的一種剝奪。”程嘯表示,。
中國社會科學院大學教授、北京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研究會常務副會長張嚴方也認為,,手機廠商通過給消費者強制檢測,、多重確認拉長安裝時間,同時通過提示恐嚇方式讓消費者對從外部下載安裝的APP產(chǎn)生恐懼,,又通過設置推薦自有應用商店的按鍵,,讓用戶到其應用商店中下載同款APP,浪費了用戶的時間和流量,,損害了用戶的知情權,、選擇權,也對個人信息安全,、財產(chǎn)安全構成威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