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消費者報報道(記者李建)烤“掌中寶”,,又香又脆有嚼勁,,備受擼串兒人的青睞。不過,,最近一段時間以來,,不少人吐槽說被摻了雞屁股的“掌中寶”背刺,卻只能“一吃一個不吱聲”,。那么,,“掌中寶”與雞屁股到底有啥不同呢?
科信食品與健康信息交流中心副主任,、副研究館員阮光鋒在接受《中國消費者報》記者采訪時表示,,“掌中寶”最初指雞爪或鴨掌中間的小肉球,因為產(chǎn)量很小,,所以實際上很多產(chǎn)品都是用一塊雞膝軟骨加一塊雞肉組合而成,,從而實現(xiàn)脆而耐嚼的口感。
而雞屁股,,又稱雞臀尖,、雞尾,、鳳尾,即肛門上方的三角狀肉塊,。雞屁股富含脂肪,,大都沒有軟骨,吃起來和肥肉差不多,。因為接近雞的泄殖腔,,同時還有不宜食用的腺體,所以很多人都選擇直接扔掉,。
按照《畜禽屠宰操作規(guī)程—雞》(GB/T 19478—2018),,在標準化屠宰中,雞要經(jīng)過切肛和內(nèi)外沖洗,,去除雞屁股部位的腺體,,剩余部分只要檢驗檢疫合格,是可以食用的,。
從目前市面上的產(chǎn)品來看,有些預包裝的半成品“掌中寶”的確在配料表中注明是“雞膝軟骨+雞尾”的組合,。這種產(chǎn)品只要原料經(jīng)過檢疫,,一般可以放心食用。而對消費者來說,,一是要選擇正規(guī)燒烤店,,二是可以事先詳細詢問,以免吃“掌中寶”遭遇雞屁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