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消費者報報道(記者李建)乳制品的營養(yǎng)十分豐富,,可以作為日常膳食的重要組成部分?!吨袊用裆攀持改稀方ㄗh成人每天攝入300至500毫升的牛奶或等量乳制品,,但實際國人平均每天的攝入量僅有100毫升左右,。除了有些人不習慣乳制品的味道,也有些人是因為聽信網絡上的一些流言而不敢喝或不愿喝,。中國工程院院士,、國家食品安全風險評估中心研究員陳君石近日列舉了以下9個最常見的乳制品流言與真相,以期為消費者全面理解乳制品及其健康益處提供幫助,。
流言1:牛奶是給小牛喝的,,不是給人喝的?
真相:牛奶是人類重要的食物來源,,已有數千年食用歷史,。
首先,人類消費牛奶及其制品的歷史已有數千年,,早已融入人類飲食文化,。其次,馴化動物并為人類提供肉,、蛋,、奶等食物是人類征服自然的智慧。此外,,通過提高技術和管理水平,,畜牧業(yè)完全可以實現與自然和諧共生和可持續(xù)發(fā)展。
流言2:奶牛產奶靠打激素,?
真相:奶牛產奶主要靠養(yǎng)殖管理,,不需要打激素。
目前,,歐盟,、加拿大、澳大利亞,、新西蘭和中國等大多數國家和地區(qū)出于動物福利的考慮禁止使用牛生長激素。我國法規(guī)規(guī)定,,在飼養(yǎng)料里不允許添加生長激素。其次,,通過科學喂養(yǎng)和管理,,奶牛可以提供充足的原奶,,不需要打激素,。另外,奶牛產奶周期在280至300天左右,,這是通過科學的周期管理實現的,,并不是依靠打激素。
流言3:脫脂奶比全脂奶健康,?
真相:高血脂人群可選擇脫脂或低脂奶,其他人可根據喜好選擇全脂奶或脫脂奶,。
首先,,消費者應關注膳食脂肪攝入的總量。全脂奶在提供脂肪的同時也提供優(yōu)質蛋白和鈣,,與其控制乳脂,,不如減少烹調油。其次,,全脂奶可以提供更好的飽腹感,,乳脂帶來的香味和醇厚的口感也是脫脂奶沒法比的。對于高血脂人群,,脫脂或低脂奶可能是比較好的選擇,,對于其他人則可根據喜好選擇。
流言4:中國人不適合飲奶,?
真相:多數中國人有不同程度的乳糖不耐受,,但合理攝入乳制品可緩解甚至避免乳糖不耐受。
全球人口有約65%存在不同程度的乳糖不耐受,,表現為喝奶后腹脹,、腸鳴、腹瀉等,。盡管東亞地區(qū)屬于乳糖不耐受高發(fā)區(qū),,但乳糖不耐受不等于不能喝奶,合理攝入乳制品可以緩解甚至避免乳糖不耐受,。比如,,喝奶時可以少量多次,逐步提高腸道適應性,;可以將牛奶與其他食物搭配,,緩沖腸道反應;可以選擇酸奶,、奶酪等發(fā)酵產品,;也可以選擇經乳糖酶處理的牛奶,。
流言5:牛奶不能搭配橙汁,?會和其他食物相克?
真相:不存在“食物相克”的問題,,牛奶可以與其他食物自由搭配,。
首先,,并不存在“食物相克”這回事,牛奶和其他食物可以按照個人喜好隨意搭配,。其次,,橙汁中有很多酸性物質,可以讓牛奶里的蛋白質聚團,、沉淀,這是正?,F象,。牛奶在胃酸的作用下同樣會發(fā)生沉淀,這是正常消化過程,,不影響營養(yǎng)吸收,。
流言6:糖尿病人能不能喝牛奶、酸奶,?
真相:糖尿病人可以喝牛奶,、酸奶,也可以吃奶酪,。
有不少科學證據表明乳制品對于控制血糖,、降低2型糖尿病風險是有益的。純牛奶中天然含有的是乳糖,,不同于蔗糖,,因此牛奶屬于低GI食物,糖尿病人完全可以喝,。經過乳糖酶處理的牛奶會變得甜一些,,但也不必擔心,因為它并不加糖,。
酸奶中添加的糖分主要是用來平衡酸味,,根據《中國食物成分表》的數據,酸奶(加糖)的GI值也只有48,,屬于低GI食物,,不添加糖的酸奶GI值更低。
流言7:牛奶致癌,?
真相:牛奶并不致癌,反而很可能降低結直腸癌風險,。
“牛奶致癌”并無可靠科學證據,。這個謠傳可能與幾十年前出版的一本科普書《中國健康調查報告》有關,然而書中并無“牛奶致癌”的描述,,其內容也得不出這樣的結論,。關于這一話題,,來自世界癌癥研究基金和美國癌癥研究所的結論可供參考:強有力的證據表明乳制品很可能降低結直腸癌風險;而有關乳腺癌,、前列腺癌的證據不充分且相互矛盾,。
流言8:常溫牛奶保質期長是加了防腐劑?
真相:保質期長短與加工工藝有關,,常溫奶并不需要加防腐劑,。
常溫奶的加工工藝是通過瞬時高溫滅菌處理并采用無菌包裝技術,使產品處于無菌狀態(tài)并隔絕外部微生物的進入,。既然沒有微生物就不會發(fā)生腐敗變質,,無需防腐劑就可存放數月甚至更長時間。
流言9:常溫奶不如巴氏奶,?
真相:常溫奶和巴氏奶都是很好的營養(yǎng)來源,,適應不同的保存方式和消費場景。
奶最核心的營養(yǎng)是乳蛋白和乳鈣,,而巴氏奶和常溫奶在這兩個指標上并不存在絕對的高低,,營養(yǎng)成分表才是更直觀的選擇依據。兩者的主要差異在保存方式和消費場景,,由于常溫奶不依賴冷鏈,,因此除供應城市外,也可以滿足農村和偏遠地區(qū)的消費需求,。此外,,兩者的風味略有不同,消費者完全可以根據喜好自由選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