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消費者報報道(記者聶國春)國家金融監(jiān)管總局最新披露的數據顯示,,2024年四季度末,,保險業(yè)綜合償付能力充足率為199.4%,,核心償付能力充足率為139.1%。
償付能力是保險公司履行賠償或給付責任的能力,,也是衡量險企財務健康狀況和經營穩(wěn)定性的重要指標,。各家險企具體的償付能力情況如何?《中國消費者報》記者梳理后發(fā)現(xiàn),,截至3月1日,,已有140余家險企披露了2024年四季度償付能力報告。其中,,7家保險公司償付能力不達標,,包括三峽人壽、北大方正人壽等3家人身險公司和華安財險,、珠峰財險等4家財產險公司,。
7家險企償付能力不達標
根據《保險公司償付能力管理規(guī)定》,保險公司須同時符合3個條件才屬于償付能力達標,,即核心償付能力充足率不低于50%,,綜合償付能力充足率不低于100%,風險綜合評級在B類及以上,。其中,,前兩個屬于定量指標,,后者屬于定性指標,,不符合上述任意一項要求的,即為償付能力不達標公司,。
在已披露2024年四季度償付能力報告的人身險公司中,,三峽人壽、華匯人壽,、北大方正人壽3家公司償付能力不達標,。其中,三峽人壽核心償付能力充足率,、綜合償付能力充足率分別為145.68%,、168.12%,較前一季度有所下降,,最新風險綜合評級為C類,;北大方正人壽核心和綜合償付能力充足率分別為93.35%、125.63%,較上一季度有所上升,,但風險綜合評級始終未達標,;華匯人壽風險也是風險綜合評級不達標。
華匯人壽在償付能力報告中表示,,公司目前面臨的主要風險點有兩方面,,一是公司治理結構不完善,存在合規(guī)風險,;二是新產品報批受限,業(yè)務經營停滯,,無法實現(xiàn)經營目標,。
2024年第四季度已披露的險企中,七家償付能力不達標,。(數據來源:中國保險行業(yè)協(xié)會)
在已披露2024年四季度償付能力報告的財產險公司中,,安華農險、珠峰保險,、前海財險、華安保險4家財產險公司償付能力不達標,,主要原因同樣是風險綜合評級不達標,均為C類,。
記者了解到,,安華農險風險綜合評級不達標的主要原因是公司治理方面存在問題,,其官網信息顯示,,目前公司董事長和總經理均處于缺位狀態(tài);珠峰財險公司2024年11月增資獲批,,由此帶來償付能力充足率大幅提升,但風險綜合評級自2022年以來一直為C類,;前海財險則表示,,根據相關評分標準,預計公司主要扣分項為償付能力充足率指標,,主要原因是公司償付能力承壓,,數據顯示,前海財險綜合償付能力充足率僅有107.12%,,已臨近監(jiān)管“紅線”,;華安財險償付能力報告顯示,其在可資本化風險,、聲譽風險,、操作風險等多方面存在一定風險,,公司最近三期風險綜合評級結果均為C。
監(jiān)管加速推動改革化險
相較于2023年的14家險企償付能力不達標,,2024年第四季度險企償付能力似乎好轉了許多,,但值得注意的是,截至目前仍有10多家險企未披露最新償付能力報告,。其中,,富德生命人壽、中匯人壽,、珠江人壽等多家險企長期未披露償付能力報告。
根據《保險公司償付能力管理規(guī)定》,,對于核心償付能力充足率低于60%或綜合償付能力充足率低于120%的保險公司,,監(jiān)管會將其劃為重點核查對象;對于核心償付能力充足率和綜合償付能力充足率達標,,但操作風險,、戰(zhàn)略風險、聲譽風險,、流動性風險中某一類或某幾類風險較大或嚴重的C類和D類保險公司,,應根據風險成因和風險程度,采取針對性的監(jiān)管措施,。
據記者了解,,已經有部分償付能力不達標的險企被采取監(jiān)管措施。例如,,2024年11月,,深圳金融監(jiān)管局約談華安財險,通報金融監(jiān)管總局現(xiàn)場檢查和深圳局前期風險排查發(fā)現(xiàn)的問題,,并向該公司下發(fā)了《關于報送問題整改計劃表的通知》,,要求就公司治理、經營管理,、投資資產,、關聯(lián)交易、合規(guī)問題等5方面共計20項問題落實整改計劃,。華匯人壽則披露,,2024年第四季度,該公司僅存一款可售團體定期壽險但無法形成團體保障計劃,,且未成功備案新產品,、開展新業(yè)務。
對此,險企正通過多項舉措改善現(xiàn)狀,。華匯人壽提出4項改進措施,,包括對當前風險狀況、管理情況,、風險綜合評級結果及原因,、可能面臨的監(jiān)管措施持續(xù)進行分析、檢視與更新,;控制存量風險,,預防監(jiān)測增量風險;持續(xù)加強風險管理體系建設,;對重點指標進行持續(xù)分析和監(jiān)控等,。前海財險也通過多項措施確保償付能力充足。北大方正人壽則致力于提升風險管理能力,。
在增加資本金方面,珠峰財險2024年四季度增資工作落地,,公司可資本化風險得到有效改善,。三峽人壽近期計劃增資15億元,以提升償付能力充足率,。
監(jiān)管部門也將風險防控作為2025年的首要任務,。金融監(jiān)管總局在2025年監(jiān)管工作會議強調,要加快推進中小金融機構改革化險,,全力處置高風險機構,,促進治理重塑、管理重構,、業(yè)務重組,。
償付能力并非越高越好
“保險公司的償付能力充足率是保障保單持有人權益的關鍵?!逼杖A永道中國金融業(yè)管理咨詢合伙人周瑾表示,,若償付能力充足率充足,公司可在持續(xù)經營的基礎上,,逐步解決潛在業(yè)務準入,、產品銷售、資金運用,、監(jiān)管報送,、消費者權益保護、數據安全等問題,。一旦償付能力充足率低于監(jiān)管標準,,公司可持續(xù)經營的基礎被動搖,保單持有人權益可能將無法得到充分保障。
償付能力如此重要,,消費者在購買保險產品時,,是否要先看險企的償付能力,償付能力是否越高越好呢,?
資深保險經紀人陳輝煌認為,,償付能力肯定是消費者投保時的一個重要參考指標。消費者可以在公司官網或者中國保險行業(yè)協(xié)會網站上查詢,,也可以向保險代理人,、經紀人詢問,但償付能力越高越好是一種誤讀,。
陳輝煌表示,,從過往數據看,一般優(yōu)秀的保險公司,,核心償付能力充足率大多在120%—200%之間,,不會很高。而一些公司償付能力充足率接近2000%,,但風險評級卻不高,。這是因為,償付能力充足率太高,,意味著公司的資金利用率低,。
在陳輝煌看來,償付能力只是個及格指標,,風險評級才是黃金標準,,更能體現(xiàn)出保險公司的經營穩(wěn)健性。綜合風險評級的評價指標有市場風險,、信用風險和保險風險,,包括退保風險、費用風險等項目,,并以此將保險公司分成ABCD4個等級,。如果消費者對保險公司穩(wěn)定性要求較高,可以優(yōu)先選擇A類險企,。有的險企連續(xù)好幾個季度綜合風險評級都是AAA級,,經營非常穩(wěn)健,公司的股東背景,、產品利益,、分紅實現(xiàn)率也都較好。
記者了解到,,當保險公司出現(xiàn)風險時,,我國設立的保險保障基金將保障消費者的保單權益,。那么,保險公司償付能力的高低,,對消費者購買具體產品有影響嗎,?
陳輝煌表示,金額確定的產品,,比如固定利率的儲蓄險,、保額確定的重疾險,保險公司經營好不好,,與消費者關系不大,,因為合同里的權益都是確定的。對此類產品,,消費者投保時應該更多關注產品本身,,看是否適合自己。但如果購買的是分紅險,、萬能險,、投連險,對于保險公司的經營情況就要特別關注,,因為保險公司的經營穩(wěn)定性直接關系到這些新型保單的收益情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