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消費者報上海訊(記者 劉浩)你在打車時有沒有遇到APP在悄悄錄音?近日,,浙江杭州的聞女士(化名)突然發(fā)現(xiàn),,自己平時使用的嘀嗒APP,竟一直在偷偷錄音,,而且自己還不能關閉,。4月19日,上海市消費者權益保護委員會在其微信公眾號中發(fā)表觀點:嘀嗒涉嫌侵害消費者隱私,。
據(jù)了解,,從今年3月份起,聞女士會接連收到“程序仍在錄音”的提醒短信,。4月15日,,聞女士再次通過嘀嗒順風車業(yè)務打車回家,她特別留意了時間,,當晚9點49分左右下的車,,但收到短信提示“錄音將持續(xù)到10點13分左右關閉”。讓聞女士不安的是,,自己都已經(jīng)下車了,,還要被多錄20多分鐘,于是她將錄音截圖發(fā)給客服,,客服卻讓她卸載軟件,。
媒體記者在撥通嘀嗒APP全國客服400熱線后,嘀嗒APP客服表示:乘客下車后,,還需要點擊“確認下車”,,點擊后一方面會付車費,,另一方面行程錄音會自動結束,。另外,乘客可以自行檢查錄音和行程情況,,在嘀嗒APP-乘車記錄,,能看到自己的行車記錄、錄音時間等,。
然而,,聞女士卻表示,每次行程結束后,,系統(tǒng)會顯示“行程結束,,感謝參與綠色出行”,再就是評價體驗或是投訴,,根本就沒有手動“確認下車”的選項,,也不清楚到底是司機確認的,還是系統(tǒng)確認的。
根據(jù)客服指示可以自查錄音和行程記錄,,聞女士給記者顯示了在嘀嗒APP上的乘車記錄,,記者發(fā)現(xiàn)前一天的兩筆順風車訂單中,都出現(xiàn)了錄音時長和里程時長不匹配的情況,。中午訂單,,聞女士的行程大概40分鐘左右,錄音時長顯示1小時03分59秒,;晚上訂單,,聞女士的行程在30分鐘左右,錄音時長顯示只有21分鐘,。
對此,,上海市消保委認為:網(wǎng)約車行程錄音是一項保護消費者安全的舉措。在征得消費者同意后,,網(wǎng)約車平臺應該嚴格按照行程時間錄音,,并做好相關信息的保密工作。如果錄音時間與行程不匹配,,顯然不能達到安全保障的效果,。如果行程結束仍在錄音,則涉嫌侵害消費者隱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