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消費者報報道(記者余知都)酷熱難耐,,立秋將至。在湖南湘西地區(qū),,一年一度的傳統(tǒng)“趕秋節(jié)”是花垣,、鳳凰、吉首,、瀘溪等地苗族人民的傳統(tǒng)節(jié)日,。
花垣縣苗學會會長石維剛告訴《中國消費者報》記者,趕秋節(jié)又稱秋社節(jié),、交秋節(jié),,是苗族現(xiàn)存最古老、最盛大的傳統(tǒng)慶典社交活動之一,,主要起源于花垣縣,并在周邊苗區(qū)廣為流傳,,如今,,已形成苗族趕秋節(jié)文化。
苗族趕秋節(jié)的壯觀場面,。石維剛/攝
據石維剛介紹,,在立秋時,當地苗族群眾放下手中的農活,,穿上盛裝,,結伴成群,歡聚在傳統(tǒng)的秋坡上,,參加和觀看打秋千,、椎牛、吹笙,、舞獅子,、玩龍燈、上刀梯,、歌舞表演等苗族傳統(tǒng)習俗活動,,表達民族團結、國泰民安,、風調雨順的美好愿望,。同時,祈求五谷豐登,、生活幸福,。青年男女則在趕秋節(jié)上以歌傳情。“苗族趕秋”這一傳統(tǒng),,在2014年已入選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在趕秋日,十里八鄉(xiāng)的苗族同胞會身著華麗鮮艷的苗族服裝,,苗族姑娘會佩戴精致的銀飾來到趕秋節(jié)現(xiàn)場,。先是由穿著古老民族服裝的一男一女扮成“秋公秋婆”,在人們的歡呼聲中,,分別擎著飽滿的玉米棒和金黃的稻穗來到秋千架下,,向人們報告一年的收成,祝賀莊稼獲得豐收,。
鄉(xiāng)民們在玩八人秋,。石維剛/攝
趕秋節(jié)上最主要的活動就是玩秋千。這種秋千很特殊,,俗稱八人秋,,其狀如紡車,高約8米,,以粗木支撐,,上設八個秋千。青年人爭先恐后涌上秋千,,送秋人用力推動,,秋千旋轉起來,隨著旋轉加快,,人們發(fā)出陣陣歡呼。突然,,送秋人用力頂住秋千橫木,,秋千戛然而止,上面的人紛紛往下跳,。按慣例,,最后被停在秋千上的人要高聲歌唱。而有的年輕人則有意停留在秋千上,,趁機用歌聲向戀人吐露心曲,。
各式各樣的趕秋活動結束后,余興未盡,,苗族青年男女便三三兩兩相約去趕場,。三五成群的苗族姑娘和苗家小伙在場邊上、樹蔭下對唱情歌,,訴說衷腸,,互贈信物,定下終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