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消費者報報道(記者李建)兒童因為喉嚨和食道等較窄小、吞咽能力較差,如果進食時食物本身與兒童年齡不匹配,或進食時打鬧嬉戲,,都可能造成進食與吞咽不協(xié)調(diào),引發(fā)噎嗆,,從而造成氣道梗阻,。如果救治不及時,極易出現(xiàn)窒息甚至威脅生命的情況,。
國家健康科普專家,、中國營養(yǎng)學(xué)會注冊營養(yǎng)師、山西醫(yī)科大學(xué)博士生導(dǎo)師程景民教授提醒,,果凍,、黏性較大的食物、堅果和小顆粒食物,、纖維過長過多的食物,、大肉塊和多刺的魚類,這6種食物易引發(fā)兒童噎食,,家長應(yīng)格外留意,。
果凍是最容易導(dǎo)致兒童卡喉的食物。果凍中含有大量果膠和魔芋粉等,,因為兒童咀嚼能力差,,不易將果凍徹底嚼碎,,同時由于果凍質(zhì)地Q彈絲滑,大口吞咽很容易被整個吸進嘴里卡在喉嚨處,,引起噎嗆,。因此,相關(guān)國家標準明確要求杯形凝膠果凍杯口內(nèi)徑或杯口內(nèi)側(cè)最大長度應(yīng)≥3.5 cm,,同時應(yīng)在外包裝和最小食用包裝的醒目位置處標示醒目的警示語和食用方法,,明確提示“勿一口吞食;三歲以下兒童不宜食用,,老人兒童須監(jiān)護下食用”,。
青團、湯圓,、軟面包,、糯米、橡皮糖等黏性較大的食物,,因為具有一定韌性,,不易于小孩子咀嚼吞咽,也容易引發(fā)噎嗆,。
堅果質(zhì)地相對較硬,、體積較小、表面較光滑,,很容易未經(jīng)充分咀嚼就被吞食,,可能造成噎嗆。此外,,圓形的以及小顆粒食物,,如糖果、鵪鶉蛋以及葡萄,、櫻桃,、小番茄、龍眼等小個頭的水果,,兒童吃的時候很容易一下子滑進喉嚨里,,發(fā)生嗆咳、窒息,。所以,,盡量不要讓小孩和老人整個兒地食用這些食物,可以將堅果研磨成粉末或是將小個水果切成更小塊再吃,。
纖維過長且口感較硬的食物如魷魚絲,、牛肉干、芹菜等往往難以咀嚼,,不要輕易喂給兒童吃,,因為小孩子吃這些食物的時候很容易被噎到,。如果需要通過這些食物給孩子補充營養(yǎng),可以想辦法把食物切的細碎一點,。
年齡較小的孩子咀嚼能力差,,肉塊較大的話容易沒嚼爛就直接吞下去,可能被噎到,。日常就餐時最好將大肉塊切成較薄的肉片或肉丁,,易于孩子咀嚼吞咽。
魚肉比較軟易消化,,適合小孩子吃,。但如果是刺多的魚,則很容易刺傷孩子的食道和口腔,。日常飲食建議多挑選鱈魚,、三文魚、龍利魚,、海鱸魚,、鯧魚等刺少的魚給兒童吃。此外,,一些帶有脆骨等小骨頭或骨渣的肉類食品,,兒童進食時也容易卡喉。
除了避免給孩子吃以上食物外,,家長還要注意喂食方式,。喂食的時候一定要讓孩子坐直,并盡量避免在車上或者嬰兒車里這些晃動的場景喂食,,以免造成噎嗆,。
程景民解釋說,,所謂噎,,是指食物進入食道里,可以喝水沖下去,,比如大肉塊和纖維過長過多的食物,,容易造成噎食;而嗆,,則是指食物進入氣道里,,會引發(fā)劇烈咳嗽,如吃果凍,、堅果和小顆粒食物和黏性較大的食物容易被嗆,。
噎嗆可能導(dǎo)致嚴重的后果,如果氣道被阻塞,,人就會窒息無法呼吸,,大腦氧氣供給中斷后,,人就可能變成植物人甚至死亡,且整個過程可能發(fā)生的非???。因此,程景民建議:如果只是噎住了,,喝點水就可以幫助吞咽,,一般會有用;除非是張嘴就能看見異物,,千萬不要冒然把手伸進嘴里試圖找到異物,,這可能會讓異物被吞咽到更深的位置;如果發(fā)生了吸入性的室息,,在患者尚能咳嗽的時候應(yīng)該鼓勵他咳嗽,,盡量排出異物(關(guān)于是否要拍后背存在爭議,雖然美國紅十字會推薦“拍5下后背,、壓迫5次腹腔”的方法,,而有醫(yī)生認為拍后背會導(dǎo)致異物下移,美國心臟協(xié)會也沒有提出拍后背的做法),;當被噎嗆的人不能主動咳出異物時,,要立刻采取海姆立克急救法,如果施行海姆立克急救法后仍不能把噎嗆的異物咳出,,就必須盡快將患者送到就近醫(yī)院,。
鏈接
海姆立克急救法,即海姆立克腹部沖擊法(Heimlich Maneuver),,也稱為海氏手技,,是美國醫(yī)生海姆里克發(fā)明的,主要用于呼吸道完全堵塞或嚴重堵塞的患者,。急救者環(huán)抱患者,,突然向其上腹部施壓,迫使其上腹部下陷,,造成膈肌突然上升,,這樣就會使患者的胸腔壓力驟然增加,從而有可能將異物排出,,恢復(fù)氣道通暢,。(李建 整理)


官方微信公眾號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