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消費者報報道(記者劉浩)在直播帶貨中,,當雙方已經(jīng)明確約定預定銷售額時,,帶貨一方?jīng)]能完成銷售任務,,商家預先支付的服務費是否應當退還,?2月7日,,記者從上海市金山區(qū)人民法院獲悉,,近日,,該法院審結(jié)了一起因直播帶貨銷售額未達到合同約定標準引發(fā)的服務合同糾紛,,最終法院判決退還剩余預付服務費7109.29元及相應利息,。
2023年3月,某公司與李某簽訂一份《直播推廣服務合同》以及《補充協(xié)議》,,合同約定李某安排主播通過網(wǎng)絡平臺為該公司產(chǎn)品提供直播推廣服務,,該公司需向李某支付直播服務費以及產(chǎn)品傭金;同時約定公司向李某預付8000元傭金,,如果李某未能在3月份完成5萬元的純傭銷售額,,李某需按照比例退還該筆預付款。
在合同實際履行過程中,,李某最終僅完成4241.5元的帶貨銷售額,,遠未達預期銷售目標,故該公司要求解除直播推廣服務合同,,并要求李某退還預付款,。
法院認為,合同一經(jīng)成立即具有法律約束力,。雙方在《補充協(xié)議》中對預期銷售目標未達成的預付服務費處理有明確約定,,李某可在其部分履行的合同范圍內(nèi)獲取相應的收益,在預付服務費中扣除李某按照實際銷售額計算得出的傭金后,,剩余預付服務費應由李某退還該公司,。最終,,法院判決李某退還該公司7109.29元及相應利息。
亭林人民法庭審判長干華麗指出,,直播服務推廣合同不屬于《民法典》規(guī)定的19類典型合同,,屬于無名合同,因此在合同具體內(nèi)容的判斷上,,只能參照適用合同編或者其他法律中最類似合同的規(guī)定,,并無現(xiàn)成的法律條文可供直接適用。在司法實踐中,,直播服務合同的判斷需依照合同條款、合同目的,、誠信原則并斟酌交易習慣共同認定,。
現(xiàn)行的直播帶貨商業(yè)模式牽連面甚廣,在合作內(nèi)容上涉及主播達人選定,、直播時間確定,、主播機構收益構成及計算方式、價款支付時間及支付方式,、收款賬號指定等,,同時還伴隨著商標LOGO等知識產(chǎn)權的使用要求、產(chǎn)品質(zhì)量保證和售后服務,、違約責任等一系列保障性條款,。采用合同書的形式可最大限度地固化雙方的權利義務,避免因“口頭協(xié)議”的模糊導致爭端的發(fā)生,。
本案中,,雙方對于補充達成的一致意見簽署了《補充協(xié)議》,最終構成了公司要求李某退還預付款的合法依據(jù)與有力證據(jù),。
在直播服務合同中,,需特別關注服務費對應的是商家的直播行為還是直播后的具體結(jié)果,這是最終決定直播機構是否存在違約行為以及是否需要退款的關鍵因素,。
如果服務費對應的合同義務僅是邀請某一位直播達人進行直播,,不與銷售額相掛鉤,則該主播的直播行為本身就可以構成服務費收取的合法依據(jù),,銷售額是否達標在所不問,。如果服務費對應的合同義務是直播后預定結(jié)果的出現(xiàn),則應當以預定結(jié)果的出現(xiàn)認定直播機構是否完整地履行了合同,。
本案中,,雙方明確約定了李某需要完成最低銷售額目標,并約定該公司支付的服務費與李某的實際銷售額構成對應比例關系,,因此李某未完成預期銷售目標可以認定為李某履行合同存在瑕疵,。李某退還預付款屬于李某作為帶貨方應當承擔的正常商業(yè)風險,,亦屬于該公司權利的合法救濟,基于意思自治原則,,法院對該公司的退款主張予以支持,。
同時,應關注預付款資金安全,。根據(jù)直播行業(yè)慣例,,商家通常會預先支付一部分款項,這一款項類似于金錢擔保,,用于保證后續(xù)直播服務費與傭金的順利支付,。對于商家而言,在選擇直播機構時,,應選擇具有較好商譽以及履約能力的直播機構,,以保證該筆預付款不被不當挪用。必要時可將預付款支付至雙方的共管銀行賬戶以保證資金安全,。
關注合同違約,、解除、清算條款,。一方未按照合同約定履行合同義務即構成違約行為,,需承擔違約責任,違約責任具體由雙方約定,。如果商家對于銷售目標有特別要求的,,應當在合同中明確約定銷售目標以及銷售目標未達成時的違約責任,如要求直播機構退還款項,、免費增加直播場次,、支付違約金或賠償損失等。如果對主播有特別要求,,應在合同中明確直播機構不得擅自更換主播,,否則亦構成違約。
對于商家而言,,還需特別關注逾期付款違約責任以及因延遲付款導致合同根本解除的法律風險,。對于直播機構而言,需特別關注商家提供的產(chǎn)品質(zhì)量問題以及一旦發(fā)生產(chǎn)品質(zhì)量問題的善后事宜,。如發(fā)生約定或法定的解除事由時,,一方可要求解除合同,合同解除后未履行的合同部分將不再履行,,雙方可依據(jù)清算條款清理各方的權利義務,,包括進行錢款抵扣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