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消費者報報道(記者 劉文新)重慶依山傍水,,兩江環(huán)抱,,特殊的自然景觀和人文環(huán)境,造就了一種傳統(tǒng)而獨特的飲食方式——麻辣火鍋,,這里的大街小巷,,遍布著各式各樣的火鍋館。一年四季,,天空中總是飄散著麻辣鮮香的味道,,讓人沉醉著迷、欲罷不能,。
火鍋是中國人獨特的飲食習慣,,火鍋文化更是深植于國民心中。受各地環(huán)境,、氣候,、物產、風俗以及飲食習慣的影響,,火鍋也形成了多種流派,。從火鍋在各城市的受歡迎指數來看,麻辣鮮香的川渝火鍋普適性最強,。
重慶火鍋占重慶餐飲消費比重的40%以上,。劉文新 攝
百度地圖發(fā)布的《2020年度中國城市活力研究報告》針對全國各地火鍋店發(fā)展狀況盤點顯示,截至2020年12月,,重慶位列全國火鍋店數量第一,,除了第二名的成都,其他城市火鍋店數量與重慶均有很大差距,。
麻辣二味神奇交融
其實,,人們對制作火鍋的原料并不陌生,,主要有花椒、辣椒,、大蒜,、牛油、八角,、茴香,、香料、冰糖,、豆豉,、醪糟等20余種,都是普普通通的調味品,。重慶人以最傳統(tǒng)的方法,,最普通的調料,熬出了最麻辣的底料,。
孔亮火鍋被行業(yè)公認為是最正宗的麻辣火鍋之一,,其公開的熬制過程是這樣的:將鮮紅的辣椒剪成小段,開水煮熟后趁熱搗爛,。整塊的牛油放入鍋中燒開,、融化后,加入大蒜,,待蒜香味出來之后,,再倒入事先搗好的辣椒,一鍋牛油瞬間被染成血紅,。麻辣火鍋又稱紅湯火鍋,,就是這么來的。牛油是麻辣火鍋重要的一環(huán),,牛油的厚重與香濃,能恰到好處的把麻辣鮮香的滋味提煉出來,。
當辣椒熬到一定火候的時候,,麻辣火鍋的另一個主角,花椒出場了,。將花椒撒入鍋中,,加上之前的辣椒,在牛油的潤澤下,,麻辣香味立即撲鼻而來,。30分種后,麻辣的滋味完全進入滾燙的牛油,,這時再把調好的香料,、料酒,、冰糖、豆瓣等加進去,,使得麻辣的層次更加多元,,一鍋濃濃的紅湯火鍋底料就此大功告成。
上桌之前,,火鍋還要經過二次調理,。為了提鮮,還要先熬好一鍋牛骨湯,,湯里撒上少量未經炒制的花椒,、辣椒,其目的是上桌的時候,,讓鮮艷的花椒,、辣椒漂浮于湯的表面,起到刺激食欲的作用,。
麻和辣,,這兩種極為特殊、幾近瘋狂的調料,,在重慶人手里,幻化為一道十分獨特,、令人叫絕的人間美味,。
邊角余料成就傳奇
外地人到重慶必吃火鍋,總會問到兩個問題:重慶為什么會有麻辣火鍋?麻辣火鍋是怎么來的?
其實,,火鍋的起源和發(fā)展可以追溯到遠古時期,,自從人類有了火、有了陶的時候,,先民把獸肉放入陶中燒煮,,就可以理解為火鍋的雛形。而重慶的麻辣火鍋,,專家考證起源于民國初期,。當時的小商販挑著一具泥爐,上面架著一口鐵鍋,,里面分成8個小格,,又麻又辣又咸的鹵汁,一直在鍋里沸騰,。小商販將那些不值錢的牛心,、毛肚、黃喉,、鴨腸等放進去,,煮熟后賣給江邊的船夫,、纖夫等享用,每人占一格,。因此,,重慶最早的火鍋又叫“水八塊”。
也有人撰文說,,朝天門碼頭原是屠宰牲畜的地方,,牲畜的內臟如毛肚、黃喉,、牛心等被拋棄后,,岸邊的水手、纖夫等下力的貧苦人,,撿回洗凈,,放入鍋中,再加入辣椒,、花椒,、姜、蒜,、鹽等辛辣調料,,煮而食之,一來飽腹,,補充體力,,二來驅寒祛濕。價格低廉,,經濟實惠,,吃得一片熱絡,所以受到碼頭力夫,、販夫走卒和城市貧民的歡迎,。久而久之,麻辣火鍋應運而生,。
除了底料的秘密,,重慶火鍋獨特的味道,,還歸功于重慶人對于食材的神奇處理。重慶人對火鍋幾乎是無所不涮,,毛肚,、鴨腸、黃喉,、豬腦,,這些在其他菜系食譜中被視為雞肋的食材,,卻是重慶火鍋最受歡迎的主料,。黃喉是?;蜇i的主動脈,有一層難以撕裂的膜,,影響口感,,員工戴上增加摩擦力的手套,,小心翼翼地把這層膜撕下,,熟練工人一天最多可以處理1000根。毛肚取自牛的第三只胃,,重慶人只選葉瓣部分,,它足夠薄且面積大,表面能吸附大量調料,,口味濃重,。短暫汆燙后,口腔瞬間感受到的滑,,加上牙齒發(fā)力后的爽脆,,讓人上癮。除此之外,,鴨腸,、胗花、耗兒魚,、午餐肉等平民食材,,都在重慶火鍋中相逢,,并化腐朽為神奇,。
火鍋是中國人獨特的飲食習慣。劉文新 攝
重慶人過春節(jié),,少不了要去搓一頓火鍋,。劉先生和妻子走進家附近的周師兄火鍋館,這是一家近兩年迅速崛起的網紅火鍋店,。青磚灰瓦裝飾的店堂在大紅燈籠及春聯的映襯下,,顯得格外親切、素雅,,開放式,、全透明的廚房又讓人心里踏實、安穩(wěn),。
腰片是重慶火鍋中再普通不過的一道菜,,腥味重,點單率并不高,。“周師兄”卻另辟蹊徑,,將其打造成了爆款,迅速火遍山城,。
服務員將滾燙的火鍋端上餐桌,,兩坨血紅色的牛油,在銅鍋中快速消融,。一股濃郁的麻辣鮮香的味道,,瞬間在空氣中升騰、彌漫,。用超長的筷子夾起一塊米白瑩潤的腰片,,在鍋中涮燙20秒后,蘸點蘸料,,放入嘴中,,嫩滑爽脆的滋味,刺激每一顆味蕾歡快的綻放,。“周師兄”創(chuàng)始人周到告訴《中國消費者報》記者,,選材非常關鍵,須喂養(yǎng)1年以上的土豬中的白沙腰,,重200克以上,,每10斤里才能選出1斤。要用18種天然原料,,通過9道工序,,將其腥味除掉。廚師用價值上萬的大馬士革大刀切片,,要求片片均勻,,薄如紙片,這樣才能保證腰片大而薄,、無腥味,、有口感。“大刀腰片”一經推出,,點單率高達120%,。
大刀腰片是店里最有名的爆款,鴨腸,、毛肚,、鴨血、郡肝,,全是招牌菜,非點不可,。
鴛鴦創(chuàng)意讓重慶火鍋走出山城
提起重慶的麻辣火鍋,,就不得不提小天鵝火鍋創(chuàng)始人何永智。“鴛鴦火鍋”創(chuàng)意,,就是她的神來之筆,,將麻辣火鍋的發(fā)展推上一個新的高峰。她投資創(chuàng)辦了重慶火鍋協(xié)會,,擔任會長至今,。
1982年,28歲的何永智辭掉國企設計師的工作,,和丈夫一起,,租下一間16平方米的小店,支起3張桌子3口鐵鍋,,“小天鵝”火鍋就這樣蹣跚起步了,。
5年后,“小天鵝火鍋”在重慶開設第一家分店,,10年后走出重慶,,在成都開設分店。1995年走出國門,,在美國開設4家連鎖店,,成就一段傳奇。
細心的何永智發(fā)現,,外地人受不了重慶火鍋的濃烈的麻辣味,,將菜從火鍋中撈出后,總要放到開水中涮一下,,洗去麻辣味,。“這一涮一洗,就不是正宗的重慶火鍋了呀,,有什么辦法能讓外地人也能吃到正宗的重慶火鍋呢?”
有一天,,何永智在朝天門坐輪渡過江,看到長江,、嘉陵江兩江交匯處,,江水一半混濁,一半清澈,。她頓時有了靈感:用隔斷將鐵鍋一分為二,,一邊裝麻辣紅湯,一邊是滋補清湯。最初隔斷上立有一對鴛鴦,,以防先燒開的紅湯濺入清湯,,鴛鴦火鍋因此得名。然而,,這對站立的鴛鴦極不利于鐵鍋的清洗,,還容易劃傷手指。后來幾經改造,,隔斷設計成了弧形,,圓鍋宛如太極兩儀,又似一對戲水鴛鴦,。
清紅二湯的鴛鴦創(chuàng)意,,讓不吃麻辣的外地人,也能品嘗火鍋的美味,,重慶火鍋由此跨出山城,,走向全國,面向世界,。
敢闖敢干的何永智在火鍋行業(yè)進行了多項創(chuàng)新:第一個將火鍋加熱方式由煤炭改為煤氣,,改善了用餐環(huán)境;第一個開設自助餐火鍋,增強顧客的參與性;第一個引入歌舞表演,,營造愉悅氛圍;第一個開創(chuàng)特許經營,,形成品牌擴張。這些創(chuàng)新不僅培育了更多的顧客,,而且提升了火鍋檔次,,塑造了行業(yè)形象。
如今67歲的何永智已退居二線,,火鍋及家族產業(yè)交由職業(yè)團隊管理,。但是她退而不休,追逐新媒體潮流,,在抖音平臺開設網絡直播,,不遺余力地宣傳、推廣重慶火鍋,,已擁有數十萬粉絲,。她在接受《中國消費者報》記者采訪時說,她要為重慶火鍋的發(fā)展與壯大,,繼續(xù)當好代言人,。
燙出千億級產業(yè)
改革開放40余年,是重慶火鍋不斷創(chuàng)新和發(fā)展壯大的40余年,,不僅催生了一批“火鍋英雄”,,更成就了一段美食傳奇:“小天鵝火鍋”從3張桌子發(fā)展成為全球知名的火鍋品牌,,“珮姐火鍋”最火爆的時候,一天內排隊近千桌,,“德莊火鍋”創(chuàng)建毛肚地方標準,,“周師兄火鍋”成為全球唯一雙店入圍黑珍珠的火鍋品牌。
火鍋,,最能體現中國人對于熱鬧,、對于團圓的向往。劉文新 攝
近日,,淘寶公布2020年度十大產業(yè)帶,重慶火鍋入選,。在疫情沖擊之下,,重慶火鍋產業(yè)通過線上外賣,上演“電商突圍戰(zhàn)”,,贏得了新的發(fā)展機遇,。截至目前,重慶火鍋門店達3萬余家,,從業(yè)人員近百萬,,年產值600億元,占整個重慶餐飲消費比重的40%以上,。重慶火鍋在全國的連鎖加盟店達15萬,,年產值近4200億元。
如今重慶的火鍋產業(yè),,如一艘跋涉萬里的航船,,走向全世界。走出國門的火鍋店不僅有“小天鵝”,,還有“珮姐”“秦媽”等品牌,,“劉一手火鍋”更是在2014年成立國際公司,目標在世界開設上百家分店,,讓重慶火鍋紅遍全球,。
截至目前,重慶火鍋已在美國,、英國,、西班牙、俄羅斯,、新加坡,、阿聯酋等地經開了200多家店,海外市場每年營收增速達20%,。
2020年,,受疫情影響,,發(fā)展迅猛的重慶火鍋也經受了嚴峻的市場考驗。
春節(jié)本是火鍋生意最火爆,、收益最好的時候,,2020年疫情爆發(fā)初期恰逢春節(jié),給經營者帶來前所未有的挑戰(zhàn),。“石灰市老火鍋”共有70多家門店,,負責人章經緯節(jié)前儲備了500萬元的食材。疫情暴發(fā)之后,,門店歇業(yè),,200萬元的菜品直接報廢,1個月門店損失600萬元,。
章經緯沒有就此一蹶不振,,而是打起了外賣的主意。他選購了簡易的鍋和灶,,配上菜品,,為宅在家里的消費者提供“火鍋家庭消費解決方案”,通過電商平臺銷售“自熱火鍋”,,不到1個月,,就銷售了4萬多份。3月中旬門店恢復堂食之后,,“自熱火鍋”售量仍然不斷增長,,每天銷售上千份。
成立時間僅3年的“周師兄火鍋”,,疫情暴發(fā)時有8家門店,。斷崖式的銷售落差,讓老板周到也想到了外賣,,并征用有私家車的員工幫助配送,,最多的時候,一天能賣出上千單,,相當于堂食時候百分之七八十的銷售額,。堂食恢復之后,“周師兄火鍋”生意天天爆滿,,月排隊超過10萬人,,直營門店由8家發(fā)展到了17家,洪崖洞店2020年的營業(yè)額突破2500萬元,。
重慶是去年3月中旬恢復堂食的,,起初出于對疫情的擔憂,前往門店吃火鍋的人并不多,。各火鍋店老板使出各種高招,,吸引消費者進店,。“老基地火鍋”疫情期間推出“雙倍充值,當餐免單”優(yōu)惠活動,,消費者在會員卡里充值達到兩倍的話,,當天的消費就可免單,而會員卡里的金額今后使用時不會有任何的限制,。
由于要求隔桌用餐,,消費者等位的時間變長,“老基地火鍋”還推出“等位一分鐘,,獎勵一元錢”活動,,獎勵的金額用于減免餐費。南岸區(qū)消費者黃女士在恢復堂食后的第一頓火鍋,,就是在“老基地火鍋”吃的,,各種優(yōu)惠之后,她居然沒花一分錢,。她高興地給親朋好友打電話,推薦這家火鍋店,,當起了免費的“廣告代言人”,。“桃園慶火鍋”則對鍋底作了特別的調整,將傳統(tǒng)的清湯,,調換成了新鮮的海南椰漿湯,,據介紹有護胃、解膩的功效,,更適合老人,、小孩和不喜歡麻辣的消費群體,受到消費者的青睞,。
除了火鍋企業(yè)奮發(fā)圖強之外,,行業(yè)協(xié)會也積極為火鍋企業(yè)提供各種服務。2020年2月13日到16日,,在重慶市商務委等部門的指導下,,重慶市火鍋協(xié)會篩選出35家開展外賣服務的火鍋門店,為市民提供“零接觸”火鍋外賣服務,。短短4天時間,,35個火鍋品牌外賣火鍋點單量超過1萬單,總銷售額接近300萬元,。
重慶市火鍋協(xié)會會長何永智告訴《中國消費者報》記者,,火鍋協(xié)會隨后又攜手餓了么平臺,主辦“宅家火鍋節(jié)”,,開展火鍋外賣服務,。在一個月的時間里,,共有186家火鍋門店通過火鍋天下、口碑APP,、餓了么APP,、永輝生活APP線上推送,以“愛,、購,、曬、趴”為主題,,平均每天每家門店銷售外賣訂單30份,,銷售額超過2500萬元。
火鍋,,最能體現中國人對于熱鬧,、對于團圓的向往。但是,,誰都比不上重慶人對于火鍋的摯愛,。麻辣鮮香的火鍋,也成為山城最耀眼的一張名片,。山城里,,遍布著3萬多家火鍋店,每30個重慶人就有1個從事與火鍋相關的職業(yè),,遍布城市大街小巷的火鍋店不僅滿足了山城人的味蕾,,也見證了這座城市發(fā)展的腳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