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消費者報報道(記者徐文智)近日,,陜西省消費者權益保護委員會(以下簡稱省消保委)發(fā)布2023年上半年全省各級消保委(消協(xié))組織受理消費者投訴情況及熱點分析,。
據統(tǒng)計,陜西省各級消保委(消協(xié))組織共受理消費者投訴7680件,,同比增加41.23%,;解決7148件,投訴解決率93.07%,;為消費者挽回經濟損失552.29萬元,,接待投訴咨詢及來訪人員28746人次。其中,,按照投訴性質劃分,,售后服務、質量,、合同,、價格、虛假宣傳問題占據了消費者投訴的前5名,;按商品及服務類別劃分,,家用電子電器類、服裝鞋帽類,、食品類,、日用商品類,、房屋及建材類占據了消費者投訴的前5名。
結合消費者投訴情況分析,,陜西省消保委梳理出家居裝修,、預付式消費和早教消費等消費熱點,并提出消費建議,。
家居裝修:消費糾紛多發(fā) 使用規(guī)范合同
據統(tǒng)計,,上半年陜西省共受理房屋裝修投訴260件,同比增長136.36%,。主要集中在以下幾個方面:一是裝修公司事前口頭承諾提供較好的產品與服務,,并以較低的裝修價格吸引消費者。在簽訂合同時卻未體現在合同條款中,,裝修合同條款加重了消費者責任,,排除或限制了消費者權利。二是部分裝修公司提前收取裝修款,,在資金鏈出現問題的時候跑路失聯,,給消費者財產造成較大損失。三是部分裝修公司提供服務時出現質量問題,,引發(fā)消費糾紛,,裝修公司拒不履行經營者法定義務。
陜西省消保委建議:一是簽訂裝修合同時,,應在合同中明確施工期限、付款方式和時間,、使用材料的品牌,、規(guī)格、型號以及違約責任等內容,,防止裝修公司逾期交工,,使用以次充好的建材裝修;二是除了在合同中約定售后服務的有關條款之外,,還要在接受服務之前,,多了解裝修公司的經營狀況,降低服務的風險,;三是裝修時要妥善保管好書面證據,,出現爭議及時維權;四是要根據合同約定對進場的材料進行驗收,,并在施工過程中經常到現場監(jiān)督檢查,。如果消費者對材料質量不是很了解,可以委托第三方監(jiān)理或專業(yè)人士幫助把關,。
預付式消費:提前了解商家信譽 謹慎付費
預付式消費糾紛主要集中在:一是信息不對稱,,存在夸大宣傳現象,;二是合同條款顯失公平,減輕經營者義務,,加重或限制消費者權利,;三是商家擅自關門閉店,侵害消費者合法權益,;四是消費者付完款后得不到相對應的服務,;五是關于網上銷售文藝演出門票的投訴,也成為當前預付式消費的新問題,。
陜西省消保委建議:一是在預付款項之前做到多詢問多了解商家信譽,,選擇有資質有口碑的連鎖商家,謹慎辦卡或交費,;二是盡量選擇周期短,、支付費用少的商品或服務,消費者要從正規(guī)途徑購票,,謹防受騙,;三是網上購買文藝演出票,盡量選擇官方銷售途徑,,避免出現假票或購票被退造成的權益受損,。
早教市場:缺乏行業(yè)標準 消費者應理性消費
由于早教市場行業(yè)沒有統(tǒng)一標準,導致定價亂,、退費難,。早教機構的收費標準與要求普遍存在霸王條款,“課程超過一半課時,,分文不退”成了行業(yè)“潛規(guī)則”,。兒童培訓市場售前很熱情、售中不耐煩,、售后打太極,,一旦遇到問題,家長往往投訴無門,。
陜西省消保委建議:一是在選擇早教機構時不要被商家的推銷讓利所誘惑,,盡量選擇適合自家孩子的早教課程;二是應查詢早教機構的相關合法資質,,包括辦學資質,、教育資質和培訓資質等,不要盲目聽信任意夸大的廣告宣傳,;三是在簽訂早教培訓服務合同時,,要根據自身經濟狀況理性地將相關的約定寫入合同條款,拒絕霸王條款,,以免自身合法權益受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