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消費者報報道(記者 李建)“十月生姜小人參”,,姜,外表平常、味道辛辣,卻是冬季暖胃的大眾食材,,很多人對它情有獨鐘。因為它既能給魚肉去腥,又能幫蔬菜調味兒,,所以民諺說“飯不香,吃生姜”,。而如何和姜這個美食“多面手”打交道,,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的權威專家是這樣說的——
選購生姜:三招就好
作為食材和烹飪香料的姜,其實是草本植物姜的新鮮根莖,。除了生姜這個大名外,,還有很多有趣的別稱:百辣云、勾裝指,、炎涼小子等,。
姜的營養(yǎng)成分十分豐富。鮮姜的含水量約為85%,,脂類含量6%-15%,,粗蛋白含量8%-10%,淀粉含量6%-8%,。此外,,生姜中還含有維生素、胡蘿卜素,、氨基酸,、鈣、磷,、鐵等人體需要的多種營養(yǎng)元素,。不僅如此,生姜中還含有多種具有生物活性功能的物質如姜辣素,、姜黃素,、姜酮、多糖等,。
挑選一塊兒中意的好姜,,有很多靠譜的標準可參照。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專家委員,、中國農業(yè)大學食品科學與營養(yǎng)工程學院教授陳芳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可以通過“看、聞,、捏”三步來鑒別一塊姜的品質,。
看顏色:生姜主要分為大姜種和小姜種,,一般南方主要種植小姜種,北方主要種植大姜種,。不同品種的生姜皮肉顏色不同,,有白色、黃色,、金黃色,、紅色、烏青色等,。小姜品種辛辣味較重,,風味濃郁,皮肉顏色深黃,,而大姜品種辣味適中,風味較淡,,皮肉顏色為黃色,,消費者可根據(jù)自己的喜好選擇。
聞香味:正常的生姜聞起來會有獨特的姜香味,,而硫磺熏制過的生姜會有一股刺鼻的氣味,。
捏硬度:用手捏一捏,感覺一下生姜的軟硬度,,那些捏上去比較軟甚至一捏就出水的生姜,,大都因為放置時間過長,內部已腐爛變質,。
此外,,有些人習慣用手輕微地搓一下生姜表皮來辨別姜的好壞。一般來說,,經過硫磺熏制的生姜,,表皮特別脆弱,用手一搓就會掉皮,。而搓了不掉皮的生姜,,大都是比較新鮮的。“世上悠悠不識真,,姜芽盡是捧心人”,,宋代詩人柳宗元的這句詩,說的是:姜芽鮮嫩,,宛如美人手指,。然而,生了芽的生姜能不能買,,坊間卻有很多爭議,。
一種說法是:姜出點兒芽其實不要緊,,恰好說明它很新鮮。而另一種說法是:生芽的生姜雖然可以吃,,但嫩芽生長消耗了生姜的養(yǎng)分,,味道也因此差了很多。
陳芳解釋說,,這種情況其實可以把出芽的姜切開,,如果發(fā)現(xiàn)里面的肉質干空、纖維變粗,,那就說明姜的營養(yǎng)成分確實已經開始減少了,,但主要成分其實沒有受到破壞。實際上,,市面上大多數(shù)的姜都有芽,,只是不明顯而已。
不過,,姜發(fā)芽后如保存不當,,就會腐爛并滋生細菌,這時如果吃下就會造成腹瀉,。民間有“爛姜不爛味”的說法,,意思是爛的姜一樣能吃,這其實是錯誤的,。爛姜中含有黃樟素,,過量食用可能使肝細胞變性、壞死,,甚至誘發(fā)肝癌,,因此絕對不能食用。
食用生姜:無須禁忌
除了鮮姜炒肉絲,、泡姜這些“炎涼小子”唱主角的菜肴外,,姜大多數(shù)時候是個低調的配角——用來做烹制美食的調味料。
古人說:魴鱗白如雪,,蒸炙加桂姜,。煮肉烹魚,姜是解膩去腥,、提味增香的秘密武器,。比如醇香味濃的東坡肉、肥而不膩的紅燒肉,,無論多細的功夫,、多足的火候,沒有姜,,味道都會大打折扣,。
炒素菜同樣也需要生姜,。比如茄子、芥藍,、花椰菜等這些“氣質”寒涼的蔬菜,,炒制時加點兒姜絲姜末,既能利用姜的熱性中和蔬菜中的寒氣,,還能調和出更鮮美的味道,。
除了炒菜,生姜還能生吃或煮水,。食用生姜能促進血管擴張,,加快血液循環(huán),擴張毛孔,,既能發(fā)散多余熱量,,又能夠排出體內的寒氣。
所以,,無論是食用寒涼食物,、淋雨遇風寒或身處酷暑盛夏,喝碗姜湯,,都能及時緩解身體的不適。
關于吃姜,,民間有很多禁忌或經驗,,比如說“晚吃姜、賽砒霜”“冬吃蘿卜夏吃姜”等等,。這些說法是否真的靠譜,,可以聽聽陳芳的科普解答。
對絕大多數(shù)人而言,,作為調料使用的姜,,無論早中晚,只要烹飪需要,,都可以放心食用,。這是因為姜里面的物質與人體的相互作用,并不會因為早中晚的時間變化而發(fā)生變化,,所以無須擔心姜會在晚上突然“變臉”,、傷人性命。而至于有人說晚上不宜吃姜,,可能是因為生姜促進機體產熱,,過量食用加速血液循環(huán),影響睡眠,。夏天吃姜有利于抑制胃腸道內致病菌的滋生,,刺激唾液,、胃液和消化液的分泌,增加胃腸蠕動,,增加食欲,,但過量食用卻會適得其反。夏天天氣炎熱,,人們容易口干,、煩渴、咽痛,、汗多,,而生姜性辛溫,所以不宜多吃,,只需做菜或做湯時放些許即可,。
保存生姜:溫度適宜
姜雖然外表粗粗拉拉,但其實“內心”很“嬌貴”,。
生姜的最佳保存條件是在10℃-13℃的避光環(huán)境,。低于10℃,生姜就有可能因為冷害而腐爛變質,,而如果高于15℃,,生姜又會發(fā)芽。
有些人習慣把生姜洗凈,,自然放干,,用保鮮膜密封后放在冰箱的保鮮層。由于冰箱溫度較低,,長時間保存,,姜就很容易變色、變質,。
大多數(shù)時間,,姜的保質期只有一周左右。如何保存生姜,,下面幾個方法可以參考:
沙埋法:在小桶或其他容器里鋪一層5厘米厚的濕沙(濕度以不滴水為宜),。放一層姜,再撒一層沙,,最后一層沙子要稍厚些(10厘米),。外面覆蓋草簾。
水藏法:把選好的生姜放在筐內,,置于室內涼爽的地方,,每日上午10點和下午2點澆兩次水。
烘干法:先把生姜皮洗干凈,,放在淡鹽水中浸泡一會兒,,取出來檫干水分,,再用吹風機烘干表皮,可以存放1個月的時間,。
盆栽法:把買回來的姜當盆栽來養(yǎng),,吃的時候挖出來,可以最大限度保留生姜的水分和鮮辣味,。
袋貯法:把挑選好的生姜裝進不透氣的塑料袋,,扎緊袋口,置于室內,。每間隔10天松一次袋口透透氣,。只要不受凍,就不會失水變干,,也不會發(fā)熱和霉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