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消費者報北京訊(記者萬曉東)近日,,北京市消費者協會發(fā)布“雙11”消費警示,。記者注意到,在這份消費警示中,,特別提及到北京寺庫商貿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寺庫公司),。該公司對于今年消費者投訴到北京市消費者協會96315熱線的3300余件投訴,大部分沒有解決,。在這份消費警示中,,北京消協還提醒消費者謹慎選擇口碑差、消費者反映問題多的商家,。
北京消協發(fā)布消費警示稱,,一年一度的“雙11”促銷活動,在給消費者帶來實惠的同時,,也存在一些損害消費者權益的問題,。北京消協統(tǒng)計分析發(fā)現,有關網絡消費方面的消費者投訴一直居高不下,投訴問題主要涉及部分商家單方面取消訂單,、虛假宣傳,、延遲發(fā)貨、拖延退款,、退換貨困難以及消費欺詐等方面,。
2022年1月至10月底,北京市消費者協會96315熱線登記涉及寺庫公司投訴3343件,。主要問題是消費者購買服裝,、箱包、首飾,、化妝品等,,商家拖延發(fā)貨且拖延退款。目前大部分投訴沒有得到解決,,有關部門已就寺庫公司涉嫌違法違規(guī)及損害消費者權益行為立案調查,。
對于已經開始的“雙11”網絡促銷活動,北京市消費者協會發(fā)布消費提示,,提醒廣大消費者擦亮眼睛理性消費,。
選擇誠信商家消費。消費者要擦亮眼睛,,除了“貨比三家”外,,還應謹慎選擇口碑差、消費者反映問題多的商家,,可通過查看商家信譽,、評價等信息,盡量選擇信譽好,、口碑佳,、售后服務有保證的商家購物消費,切莫一味貪圖低價而忽視了商家的信譽和售后服務,。
結合實際理性消費,。“雙11”期間,,各個商家推出各類促銷活動,,但也有部分不法商家故意先抬高原價再打折,,造成打折優(yōu)惠幅度大的假象,,或者通過設置復雜的促銷方式,誤導消費者,。消費者要根據自己的需求選購商品,,不要被商家的所謂打折優(yōu)惠所迷惑,不要輕信商家或直播帶貨主播的表面宣傳,盲目貪圖便宜而去購買自己不需要的東西,,要理性選擇商品,。
事先看清促銷規(guī)則。面對“滿抵,、滿減,、滿送”、秒殺搶購,、定金預售等各種促銷活動,,消費者應提前詳細了解活動規(guī)則,如積分或者優(yōu)惠券,,消費者應看清其使用條件,、方法和期限等。
防止掉進支付陷阱,。消費者要增強安全支付意識,,辨清支付方式,注意防范支付風險,,切勿輕信陌生人的付款要求,、網頁鏈接或掃二維碼等。遇到可疑情況,,及時與官網客服聯系核實,,避免上當受騙。
保留憑證依法維權,。消費者網購時要采取截屏,、錄音等方法,保存好商品圖片,、文字介紹,、支付信息以及聊天記錄等信息,并及時向商家索要發(fā)票,。一旦權益受到損害,,要及時收集好證據,依法理性維權,。
此外,,北京市消費者協會也提醒商家誠信守法經營,不夸大宣傳,、不虛標價格,,不誤導消費者,營造安全放心的消費環(huán)境,。北京市消費者協會將繼續(xù)采用投訴點評,、消費調查,、消費體驗、比較試驗等方法,、手段,,持續(xù)關注消費者反映強烈的熱點、難點問題,,并根據具體情況,,針對電商平臺的不公平格式條款等侵權行為,采取但不限于公益訴訟等方式,,維護廣大消費者的合法權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