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消費者報報道(記者薛慶元)少年外交官,、清北學霸營,、探秘博物館……今年以來,,研學旅行市場一片火熱,五花八門的研學旅行產(chǎn)品不僅讓家長們眼花繚亂,,也暴露了不少行業(yè)亂象,。10月11日,江蘇省消費者權益保護委員會發(fā)布研學旅行消費調查報告,。報告顯示,,消費者對研學旅行整體評價較好,但存在游而不學,、質價不符,、安全措施不到位以及師資存疑四大問題。
認可度較高 兩類研學產(chǎn)品最受歡迎
報告顯示,,超七成消費者對研學旅行認可度較高,。其中,44.4%的受訪者認為研學旅行“非常好,,開闊視野,、寓教于樂,值得推廣”,;29.5%的受訪者認為“比較好,,產(chǎn)品、服務等有待進一步提升”,;19.9%的受訪者認為“一般,,與普通旅游沒太大不同”,;5.7%的受訪者認為“不太好,盲目攀比,、增加家庭負擔”,;認為“不好,不推薦”的占比0.5%,。
調查發(fā)現(xiàn),,近八成(78.3%)受訪者或其家人曾參加過研學旅行,認為一般,、比較不滿意以及不滿意的分別占比17.7%,、4.9%和0.8%,其中,,參加4次以上的受訪者滿意率最高,。但同時,也有部分從業(yè)人員,,如有旅行社工作人員指出“實際效果不足,,費用比其他旅游費用高了很多”,有教培機構工作人員表示“活動線路或活動拼湊痕跡嚴重,,研學線路單調”,。
在研學旅行中,研學場地豐富性教育性和出行費用,、師資專業(yè)性是消費者最關注的三大要素,,另外分別有28.6%、26.2%的受訪者關注出行時間和旅行安全性,,關注住宿餐飲條件的受訪者占比12.3%,,僅3.3%的受訪者關注機構知名度。同時,,自然觀賞型(如游覽山川湖海,、沙漠草原等)和知識科普型(如游覽博物館、科技館,、動物園,、主題展覽等)產(chǎn)品最受消費者青睞,占比分別高達61.1%,、53.2%。
問題一:游而不學成“通病”,,研學效果不達預期
超半數(shù)消費者選擇研學旅行的目的在于強化實踐經(jīng)驗和學習專業(yè)知識,,但是調查結果顯示,研學旅行中“研”“學”失衡,,48.5%的消費者認為名校,、博物館打卡教育效果不佳,;34.3%的消費者認為只游不學或只學不游,效果打折扣,。
據(jù)體驗人員介紹,,在博物館里,整個研學活動以玩和做游戲為主,,并沒有帶領小學生深入了解文物,、場館人文等知識,且夏令營帶隊老師講解非常簡單,,學到的知識有限,。還有名校游體驗人員表示,一天中安排3個活動地點,,早上去南京博物院和中山陵,,八點半開始參觀,其中南京博物院只安排一個半小時且沒有講解員,,時間非常緊,,只能走馬觀花地打卡游覽。
南京的樊女士介紹說,,她暑期報了從南京到新疆的親子研學游旅行團,,人均花費1.5萬元左右,價格比普通旅游團貴了不少,,但是實際體驗后發(fā)現(xiàn)和普通的旅游團并沒有區(qū)別,,幾乎沒有研學活動,導游講解非常少,,而且在當?shù)剞D換景點還需要晚上乘坐硬臥火車,,并不適合小朋友。
為什么會出現(xiàn)“只游不學”“只學不游”等現(xiàn)象,?調查數(shù)據(jù)顯示,,接近一半(46.4%)的受訪者認為研學旅行缺乏明確目標,可操作性不強,。此外,,由于研學市場主體眾多,容易產(chǎn)生一些問題,,部分研學機構為逃避自身責任不與消費者簽訂合同或者合同中涉嫌霸王條款,,增加消費者的維權難度。
問題二:研學體驗質價不符,,涉嫌虛假宣傳
有近一半(49%)的消費者反映研學機構存在價格虛高,、貨不對板情況;45.3%的消費者認為存在收費明細不清的問題;也有消費者反映存在定價隨意,、缺乏統(tǒng)一標準,,附加項目隨意加價和二次收費等問題。
部分消費者認為研學服務質價不符,,涉嫌虛假宣傳,。在參加過研學旅行的受訪者中,43.6%的人表示住宿降級,,與宣傳不符,;35%的人認為實際餐飲不符合用餐標準;認為行程縮水,、隨行老師資質與宣傳不符的人分別占比達30.1%,、22.6%;還有11.1%的人認為知識講解照本宣科,,效果差,。
在深度訪談中,有消費者稱花費了1.88萬元為孩子報名2023年暑期中馬青少年友好交流活動,,為期6天,。該活動宣傳的特色包括“一帶一路”、足球魅力,、國際交流,,行程中也寫明將參訪亞足聯(lián)、使領館代表頒發(fā)證書,,稱有機會探訪使領館,、和使領館代表對話,然而實際上卻在活動前一晚臨時告知參訪亞足聯(lián)行程取消,,更換成城市書院,;頒發(fā)證書環(huán)節(jié)只是觀看了宣傳片,并未面對面交流,,同樣的活動后一批次人員探訪了使領館并與代表對話,。該女士稱就是沖著宣傳的賣點報名的,卻臨時通知家長取消,,整個活動花費昂貴卻沒有體驗到宣傳亮點,,名不副實。
活動介紹截圖
問題三:安全措施不到位,,出行食宿存隱憂
安全問題在旅游消費特別是中小學生的研學旅行中至關重要,。報告顯示,近兩成(17.8%)的消費者認為研學旅行的安全保障不到位,。其中,,研學項目與學員年齡不適配問題最突出,占比高達46.3%;近五成(45.6%)受訪者遇到過隨行工作人員未經(jīng)醫(yī)療或應急培訓的情形,;有35.1%的受訪者發(fā)現(xiàn)旅行產(chǎn)品或場地存在安全風險;出行前沒有進行安全提示或警示,、沒有購買保險的占比分別為29.6%,、19.1%;有10.3%的受訪者遇到過合同中單方免除組織方安全責任的問題,。
老師強調安全問題重要性并提出建議,。
在問卷調查中,消費者對安全問題的期待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49.5%的消費者提出“合同明示注意事項和要求”,;41.4%的消費者認為應當“購買保險”;41.3%的消費者表示要“充分評估旅游活動風險”,;38.7%的消費者認為需要“配齊隨隊老師,、醫(yī)護人員;24.6%的消費者提出“運用定位等現(xiàn)代化手段監(jiān)測”,;13%的消費者認為應當“對隨行工作人員進行必要的應急醫(yī)療培訓”,。
在體驗調查中,有受訪者反映,,南京一夏令營安排小學生中午吃自熱米飯,,在示范之后讓小學生自己操作。由于沒有就餐地方,,小學生或蹲或趴在路邊臺子上吃飯,。有同學因為不會操作被熱氣燙到,打翻了飯盒,,而夏令營工作人員還指責學生弄臟了地面,。
南京一夏令營安排小學生吃自熱米飯。
問題四:研學師資存疑,,導師行為待規(guī)范
線上問卷顯示,,23.6%的受訪者認為研學導師專業(yè)性待提升。針對研學旅行如何改進的問題,,超過四成受訪者希望建設專業(yè)優(yōu)質研學導師隊伍,。
深度訪談和體驗調查中,均有小體驗員反映研學導師或帶隊老師態(tài)度差,、缺乏專業(yè)性,。有小學生反映在研學活動中,老師帶有個人情緒,,對學生比較兇,。體驗調查中,帶隊老師1人管理7個學生,出現(xiàn)學生走散掉隊,、集合延遲等情況,,工作人員態(tài)度差、較為嚴肅,,會斥責,、輕微打罵學生。
此外,,在深度訪談中,,有旅行社工作人員介紹,一方面,,暑假期間,,部分機構會聘請大學生兼職人員作為助教老師、生活老師或者帶隊老師提供服務,,老師的責任心和專業(yè)性難以保證,;另一方面,市面上也存在不同的研學導師發(fā)證機構,,市場上還存在花幾百元買證書的情況,,消費者很難辨別導師資質和水平,導致研學導師隊伍參差不齊,。
建議
針對調查中發(fā)現(xiàn)的問題,,江蘇省消保委建議:
突出頂層設計,細化標準落地執(zhí)行,。制定出臺相關管理辦法及更加系統(tǒng)完善的行業(yè)標準,,進一步細化研學機構的資質、經(jīng)營范圍,,從業(yè)人員的考核,、管理,研學基地的硬件設備和配套,,研學產(chǎn)品的內容和范圍等內容,,加強對行業(yè)的監(jiān)管和規(guī)范。
挖掘特色課程,,全面滿足消費需求,。練好內功,做好教學內容的開發(fā)和設置,,通過原創(chuàng)設計來避免同質化,、模式化、流水線的研學產(chǎn)品帶來不好的消費體驗,。培養(yǎng)人才,,建立研學導師人才庫,,為研學隊伍增添新生力量。注重研學課程實踐和推行,,由于設計,、落地處于分離階段,會出現(xiàn)偏差,。建議加強對課程實施的監(jiān)督和管理,,將評價納入日常考核,。
加強協(xié)作共治,促進文旅消費提質升級,。學?;蚪逃嘤枡C構可以發(fā)揮教育的優(yōu)勢,開發(fā)相關課程,;旅行社注重做好服務,,做到信息暢通、避免虛假宣傳,,公開,、透明定價;研學基地或景區(qū)加強硬件配套設施建設,,做好場景布置,;消費者選擇研學服務前仔細閱讀合同條款,注意拍照保存證據(jù),,如果發(fā)生糾紛及時向有關部門投訴,,維護自身合法權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