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消費者報報道(記者李建)牛蛙肉質鮮嫩,,不乏擁躉者。但網(wǎng)上有說法稱“牛蛙攜帶的寄生蟲數(shù)量可能超乎想象,,稍有不慎就會和美味一起滑入你的喉嚨”,。那么,吃牛蛙會感染寄生蟲嗎?
科信食品與健康信息交流中心副主任,、副研究館員阮光鋒在接受《中國消費者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吃牛蛙感染寄生蟲通常要滿足兩個條件:野生牛蛙,沒有做熟,。因此,,只要從正規(guī)渠道購買、烹飪時做熟做透,,或選擇正規(guī)餐飲店食用,,一般不會發(fā)生感染寄生蟲的風險。
阮光鋒解釋說,,有些牛蛙的確會攜帶寄生蟲,比如野生牛蛙身上經(jīng)常有曼氏迭宮絳蟲,,這種蟲的幼蟲裂頭蚴可以寄生在人身上,,且不斷游走,侵襲眼睛,、臉,、內(nèi)臟甚至大腦等部位,可以在皮下或肌肉形成腫塊,、硬結,,還會引起嚴重頭痛、結膜出血,、眼睛突出,、癲癇、腹痛等癥狀,,甚至致盲,、危及生命,。裂頭蚴能在體內(nèi)潛伏多年,有時過了好幾年才被發(fā)現(xiàn),。如果剛好不小心吃了沒徹底煮熟的野生牛蛙,,人可能會感染寄生蟲,。
因此,,如果是外出就餐,應選擇正規(guī)飯店的人工養(yǎng)殖牛蛙,因為正規(guī)養(yǎng)殖的牛蛙比野生牛蛙安全得多,。而在吃牛蛙的時候,不管是烤牛蛙,、水煮牛蛙、干鍋牛蛙或牛蛙火鍋,,也應注意充分加熱熟透。阮光鋒提醒說,,加熱熟透是殺死寄生蟲的最有效辦法。有些人吃牛蛙等水產(chǎn)品時,,為追求美味選擇生吃,但這樣做感染寄生蟲的風險非常高,。除牛蛙外,,魚生(淡水生魚片),、蛇,、福壽螺等淡水魚蝦身上也可能攜帶寄生蟲,而預防淡水水產(chǎn)品的寄生蟲感染,,充分加熱熟透后再吃是目前相對最有效的方法。
如果是自己在家烹飪牛蛙吃,,建議到正規(guī)超市或市場購買人工養(yǎng)殖的牛蛙,而不是選擇某些流動攤點鼓吹的所謂“綠色原生態(tài)”的野生牛蛙,。同時,在家烹飪牛蛙,,應注意不要用手直接抓牛蛙,尤其注意不要在手上有傷口的情況下抓,,以免寄生蟲裂頭蚴通過傷口進入身體,,移行于人的眼部、皮下組織或腦,、腎、肺等臟器導致嚴重的癥狀,。
同時,自己在家做牛蛙等水產(chǎn)時,,一定要注意規(guī)范操作,生熟分開,,防止交叉污染。比如,,切牛蛙的刀和菜板注意跟其他的分開,洗牛蛙也單獨用一個盆,。
需要特別提醒的是,醋,、醬油、山葵醬,、白酒等都不能完全殺死牛蛙可能存在的寄生蟲,千萬不要以為泡一下這些調味料醬就可以生吃,。
此外,從膳食平衡的角度來說,,無論多鐘愛牛蛙的美味,都不建議一次吃太多,。我國“居民膳食寶塔”建議每天吃動物性食品120克—200克,,每周吃兩次水產(chǎn)品。其中,,建議每天畜禽肉的攝入量為40克至75克,常見的水產(chǎn)品如魚,、蝦,、蟹和貝類推薦每天攝入量為40克至75克,。食物攝入多樣化既有助于攝入更加均衡的營養(yǎng),促進身體健康,,也可以避免因為只吃某一種食物而導致可能的危害物質攝入過多的風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