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消費者報杭州訊(記者施本允)眼下,,有的超市使用智能AI秤稱重,,消費者只要將選購的菜放在這種秤上,它就能自動識別出每種商品的種類和重量,,顯示需要支付的金額,。不過,智能AI秤有時也可能會出差錯,,給消費者和超市帶來意想不到的煩惱,。
12月4日上午,消費者周先生在浙江省永康市某超市購買了7種蔬菜,,其中一種為青蒜苗(標價11.98元/千克),,稱重結算時卻按照香蔥的價格(標價25.6元/千克)來結算,,每千克貴了13.62元,周先生被多收了6元多,。周先生認為,,超市“低標高結,涉嫌欺詐消費者”,,要求按照《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的規(guī)定“退一賠三,,最少賠償500元”。超市拒絕了周先生的要求,。周先生隨即前往永康市消保委投訴,。
接到投訴后,永康市消保委工作人員立即進行了調查核實,。查詢中,,該超市負責人承認,之所以出現把青蒜苗當作香蔥結算,,是因為該門店稱菜所使用的秤是智能AI秤,,事發(fā)當日給青蒜苗稱重時,智能AI秤自動跳出來的菜品種類有誤,,工作人員也沒有仔細復核,,貼上了香蔥的標簽,并未故意欺騙消費者,。周先生向超市反映此事時,,負責人也同意全額退還蒜苗價款,但是消費者堅持索賠500元,。
經永康市消保委調解,,超市負責人向消費者表達了歉意,并同意一次性補償給消費者300元,,相關青蒜苗也歸消費者所有,,不用退還。周先生對此解決方案表示同意,。
永康市消保委提醒經營者,,商場、超市使用智能AI秤,,要依法檢定合格后使用,,同時還需要加強人工復核工作,以減少誤認誤算損客問題發(fā)生的概率,。一旦發(fā)現個別商品的標示價格與結算價格不一致,,要及時更正。同時,商場,、超市要事先建立明確的商超錯收價款退賠制度,,并且能夠確保有效實施退賠,真誠待客,。廣大消費者也要養(yǎng)成現場核對購物小票的習慣,,復核發(fā)現結算有誤時,要注意留存問題商品,、拍照固定證據后,,及時與商家反映,區(qū)分商家有沒有主觀故意,、是不是過失,,依法理性維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