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消費者報南京訊(何興鎖 記者薛慶元)9月12日,,江蘇省無錫市消保委收到消費者趙女士送來的錦旗“秉持公道 為民解憂”,感謝無錫市消保委幫自己解決了一起美容消費糾紛,。
2022年7月31日,,趙女士向無錫市消保委投訴稱,,其于2020年4月至2022年12月在聯(lián)聯(lián)游一個小程序上購買了一張39.9元的團購券,,隨后到無錫某品牌店消費,。在店員的推銷下,趙女士購買了溶脂瘦身,、背部,、大腿、小腿,、文眉等項目,,兩年共計花費50多萬元,。趙女士稱,,美容店價格昂貴、價目不清,,在自己無力支付的情況下,,店員誘導其進行網貸支付,包括借唄,、花唄,、信用卡等。同時,,趙女士認為商家存在欺騙行為,,對其身體造成傷害,提出退回費用等訴求,。最終,,經調解,雙方簽訂了調解協(xié)議書,,店家一次性補償趙女士15萬元,。
《消費者權益保護法》規(guī)定消費者享有自主選擇商品或者服務的權利。消費者有權自主選擇提供商品或者服務的經營者,自主選擇商品品種或者服務方式,,自主決定購買或者不購買任何一種商品,、接受或者不接受任何一項服務。消費者享有公平交易的權利,。消費者在購買商品或者接受服務時,,有權獲得質量保障、價格合理,、計量正確等公平交易條件,,有權拒絕經營者的強制交易行為。
因此,,經營者提供產品或服務時,,應當明碼標價、公平交易,,不得作虛假或引人誤導的宣傳和行為,,更不能采用欺詐手段誘導消費,否則將承擔法律責任,。
無錫市消保委提醒廣大消費者,,在選擇美容美發(fā)服務時,一是不要被虛假宣傳,、夸大功效欺騙,。如通過虛假廣告、編造用戶評價等形式夸大美容效果,,欺騙,、誤導消費者。二是不要被模糊定價欺騙,。部分商家侵害消費者知情權,,事先不明確告知消費者收費標準。如燙發(fā)按頭皮“分區(qū)”收費,、紋眉按“根”收費,、溶脂分區(qū)域等。三是不要被醫(yī)美或美容概念欺騙,。部分美容機構未經批準擅自擴大診療范圍,,一些從業(yè)人員無相關資質違規(guī)營業(yè),損害了消費者合法權益,。四是不要被免費體驗誘導消費欺騙,。一些美容機構以免費體驗為由招攬客戶,誘導消費者購買其產品和服務,。
無錫市消保委表示,,美容美發(fā)行業(yè)從業(yè)者應嚴格依法規(guī)范自身行為,,切實保障消費者的健康安全。消費者也應樹立正確的審美觀念,,不盲目跟風,。確需接受醫(yī)美服務的,應認真考量醫(yī)美機構及從業(yè)人員的資質,、信譽,,充分了解相關風險,審慎作出決定,。
